例如,宋L DM-i和秦PLUS DM-i等车型主要使用DM-i系统,强调日常通勤和长途旅行中的燃油经济性,而唐DM-p等高性能SUV则配备了DM-p系统,旨在提供更强劲的动力和四驱性能。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还在不断迭代其混动技术,第五代DM-i系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改进,如发动机热效率提升至46.06%,电池充放电速度加快等...
DM-i的核心价值是省油,大功率电机、大功率发动机都会造成油耗的上升,给侧重省油的DM-i匹配高性能,得不偿失。不如划归DM-p阵营。 根据申报信息,宋PLUSDM-p就会采用这样的策略,在DM-i基础上增加一个120kW的P4电动机,与现有的DM-p,也即采用P0P3结构,由第三代DM技术更名而来的混动系统有所差异。 时势造英雄,...
DM-i是单电机,动力和油耗相对均衡,整体还是不错的。 DM- P是前后双电动四驱,电控悬架,可以调节刚度、减振器的阻尼以及车身的高度;刹车也更好,更有操控性。 DM-i 的优点 比DM-P便宜,续航距离更长,油耗更低。 DM-P的优点 四轮驱动,动力更强劲,雨雪天气路滑时更从容;电控悬架,操纵稳定,通过性好,更舒适;高...
DMO混动则是在DM-p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越野性能,前后电机及后桥P4电机的协同作用,再配合低速档的扭矩放大功能,使得越野时的动力输出更为强劲。在电机配置上,DM-i采用P1加P3的组合,其中P1负责发电,P3负责驱动。DM-p则增加了后桥的P4电机,实现了四驱功能。而DMO的电机配置与DM-p相似,但发动机和EHS由横置改...
官方数据显示,唐DM-p版本搭载了容量为45.8kWh的电池,其NEDC纯电续航里程可达215km,远超唐DM-i版本的112km。这意味着唐DM-p能满足用户长达一周的日常通勤需求,实现零成本油耗和低成本出行。然而,由于增加了电机的重量,唐DM-p的整车质量也相应提升,比唐DM-i重了315Kg。这一变化虽然导致油耗有所上升——在燃油...
🚀 比亚迪最近推出了双平台战略,包括DM-i和DM-p平台。DM-i(intelligent)代表智慧、节能和高效,主要面向追求节能驾驶的用户。而DM-p(powerful)则代表动力强劲和极速,满足追求更好驾驶乐趣的用户。 🔋 EHS电混系统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取消了变速箱,配备了一个单档减速器,通过模式切换和电机的补偿技术,使发动机工作...
比亚迪DM-i动力总成 比亚迪DM-i技术原理 DM-p技术实际上是由比亚迪的第二代DM技术演变而来。第二代DM技术最初主要应用于那台以前被大家称为“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百公里加速仅需4.9秒的唐二代车型上。 DM-p与DM-i在动力结构上有所不同。该系统车型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构架,分别是高配唐的P034构架,具...
去年六月份,比亚迪发布双模(DM)技术双平台战略,包括DM-p和DM-i两种平台。其中DM-p平台的“p”指的就是powerful,意味着该平台主打动力强劲、极速,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性能的追求;而DM-i平台中的“i”则是intelligent的象征,中文含义“智慧、聪明”,所以DM-i平台的推出则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低能耗的需求。
DMO是DM-p的延伸版,在动力性能上进一步优化越野性能,前后电机及后桥P4电机配合,加上可放大扭矩的低速档,越野时动力输出强劲。电机配置:DM-i采用P1加P3的电机组合,P1负责发电,P3负责驱动。DM-p在DM-i基础上增加了后桥P4电机,实现四驱。DMO的电机配置与DM-p类似,但发动机和EHS由横置改为纵置,且后桥P4电机采用双...
DM系列包括DM-i、DM-p以及最新亮相的DM-o技术。 DM-i技术,全称为Dual Model intelligent,强调智慧与双模块的结合。其采用单电机设计,追求动力与油耗的平衡,因此具有高性价比、长续航距离及低油耗等特点。作为初代混动技术,DM-i采用离合器切换型设计,属于串联混动结构。它在增程式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离合器和减速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