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IP:①强调主要诊断和主要诊疗方式的一对一匹配;②优点:操作更简便;缺点:主要基于数据匹配,缺少临床上对于主要诊断选择合理性以及诊断与 诊疗方式匹配性的判断。 02 支付标准在预付和后付上存在差异 (1)DRG属于预付:要求试点地区在总额的前提下提前制定DRG组的支付标准。 (2)DIP属...
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和DIP(Disease Severity and Intervention Complexity Points,病种分值付费)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两种重要的医保支付方式,旨在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合理调控医疗资源配置,并引导医疗机构控制成本,以实现医疗、医保、患者...
(2)DIP:①强调主要诊断和主要诊疗方式的一对一匹配;②优点:操作更简便;缺点:主要基于数据匹配,缺少临床上对于主要诊断选择合理性以及诊断与 诊疗方式匹配性的判断。 02 支付标准在预付和后付上存在差异 (1)DRG属于预付:要求试点地区在总额的前提下提前制定DRG组的支付标准。 (2)DIP属于后付:采取区域点数法总额预...
DRG的分组规则由医生和专家制定,主要参考疾病诊断、手术方式、并发症等因素,类似于按“标准菜谱”分类。例如阑尾炎手术会根据是否合并感染、患者年龄等细分到不同DRG组。而DIP完全依赖历史病例数据,通过计算机算法将“诊断+治疗方式”相同的病例自动归类,更像“大数据抓取规律”,比如某...
DRG付费中要求试点地区在总额的前提下提前制定DRG组的支付标准,属于预付。而DIP因为采取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最后才确定DIP组的支付标准,属于后付。预付和后付对医院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同。 3.医保与临床更易接受DIP。DRG对数据质量、信息系统改造、管理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国际上试点周期一般在3-5年以上。DIP主要...
DRG付费,就是在把疾病用DRG分组后,医保基金对每个疾病组设定统一的报销金额对医疗服务提供者进行标准化付费。 DIP是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我国原创的一种医保支付方式,它和DRG是平行的,它不光按疾病诊断,而是按照疾病诊断+治疗方式,对病案数据进行分类,针对诊断以及诊断所需要的一些治疗手...
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是按照患者的患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因素,把病人分入临床病症与资源消耗相似的诊断相关组,以组为单位打包确定医保支付标准。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是利用大数据将疾病按照“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组合作为付费单位,医保部门根据每年应支付的医保基金总额确定每个病种的付费标准。这...
一、预算总额无论是DRG付费还是DIP付费,医保基金都会制定“预算总额”。由于医保基金的收入是有限的;医保基金的使用又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医保基金不仅用于DRG/DIP付费,还要用于门诊慢特病、异地住院医疗等;所以为了保障各医保业务的正常开展,保障医保基金用到实处,就会针对各医保业务...
首先分组原则不同,DIP根据诊断和不同的治疗模式来构建组,可以充分体现不同治疗模式对同一疾病的应用。DIP组的数量一般超过10,000。比如广州的DIP支付改革数量在1.2万左右。 DRG根据诊断水平、服务水平和资源消耗水平,明确主要疾病诊断类别,将服务整合为内科组、外科组和手术组,形成...
2021年是DRG和DIP两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收官之年,也是试点经验总结推广的关键之年。DRG和DIP到底有哪些异同?两种支付方式改革在制度和技术方面各自的 优势是什么?通过对比梳理,带你读懂DRG和DIP的联系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