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ODT其实就是“片内端接”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本需要在PCB板上加的串阻数据信号的端接功能,转移到了芯片内部。这个功能在DDR2及以上的数据信号中才有,DDR是没有这个功能的。有了ODT,我们就不需要在PCB板上额外添加端接了,因为芯片内部可以打开这个功能,而且端接电阻值还可以调。 为什么需要ODT?在DD...
2 如果RTT_NOM(MR1 A[10:8])或RTT_WR(MR2 A[10:9])或RTT_PARK(MR5 A[8:6])不全零的情况下 ,那么ODT功能使能。 3 在自刷新模式下,以及RTT_NOM (MR1A[10:8]=000)的情况下,DRAM将会忽略外部的ODT pin脚的输入。DDR会自动disable ODT电阻并无视MR的设置将其设置为高阻态。(这个模式优先级是否...
组则进行终结操作,起到减少信号反射的作用,如下图二所示。 ODT 的功能与禁止由主控芯片控制,在开机...
ODT,即内建核心的终结电阻,其核心作用在于消耗掉某些信号,以防止它们在电路上产生反射。具体来说,它通过在片内设置适当的上下拉电阻,来确保信号的完整性。在DDR芯片的不同配置下,被ODT校准的信号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x4配置下,DQ、DQS、DQS#和DM信号会被校准;而在X8和X16配置下,更多的信号将被涵盖。
DDR II中加入了ODT功能,即将终结电阻设于内存芯片内,当在DRAM模组工作时把终结电阻器关掉,而对于不工作的DRAM模组则进行终结操作,起到减少信号反射的作用。 但是对于DDR 内存颗粒,在进行写操作时,需要打开数据线上的ODT功能,这样与之前工作的DDR要关闭终结电阻器是否矛盾啊? DDR有两个端接阻值RTT_NOM和RTT_WR,这...
而在DDR-II 中加入了 ODT功能,当在DRAM 模组工作时把终结电阻器关掉, 而对于不工作的 DRAM 模 组则进行终结操作,起到减少信号反射的作用,如下图二所示。ODT 的功能与禁止由主控芯片控制, 在开机进行 EMRS 时进行设置, ODT 所终结的信号包括 DQS 、DQS# 、DQ 、DM 等。这样可以产生 ...
1、DDR ODT功能简介 ODT的全称是On-Die Termination,可以理解为芯片内部的端接, DDR信号由DDR控制器...
裸片终端(ODT)功能允许DRAM通过ODT控制引脚为x4 / x8配置的每个DQ,DQS / DQS,RDQS / RDQS和DM信号打开/关闭终端电阻。对于x16配置,ODT通过ODT控制引脚应用于每个DQ,UDQS / UDQS,LDQS / LDQS,UDM和LDM信号。 ODT功能旨在通过允许DRAM控制器独立地打开/关闭任何或所有DRAM设备的终端电阻来改善存储器通道的信号完整...
重要说明:也就是说,DDR3 SDRAM中的ODT功能只支持写入操作,并不支持读取操作。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在读数据时,打开主控端的ODT(前提是主机支持ODT),关闭DDR3端的 ODT;而在写数据时,则相反;数据线空闲时,则关闭两端的ODT。 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