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ODT其实就是“片内端接”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本需要在PCB板上加的串阻数据信号的端接功能,转移到了芯片内部。这个功能在DDR2及以上的数据信号中才有,DDR是没有这个功能的。有了ODT,我们就不需要在PCB板上额外添加端接了,因为芯片内部可以打开这个功能,而且端接电阻值还可以调。 为什么需要ODT?在DD...
ODT,即内建核心的终结电阻,其核心作用在于消耗掉某些信号,以防止它们在电路上产生反射。具体来说,它通过在片内设置适当的上下拉电阻,来确保信号的完整性。在DDR芯片的不同配置下,被ODT校准的信号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x4配置下,DQ、DQS、DQS#和DM信号会被校准;而在X8和X16配置下,更多的信号将被涵盖。
其他情况下用 64个时钟周期)对导通电阻和 ODT 电阻进行重新校准。ODT是终端匹配,那就是要在你的信号...
而在DDR-II 中加入了 ODT功能,当在DRAM 模组工作时把终结电阻器关掉, 而对于不工作的 DRAM 模 组则进行终结操作,起到减少信号反射的作用,如下图二所示。ODT 的功能与禁止由主控芯片控制, 在开机进行 EMRS 时进行设置, ODT 所终结的信号包括 DQS 、DQS# 、DQ 、DM 等。这样可以产生 更干净的信号品质,从而...
当ODT设置为0时,DRAM Termination State功能将被关闭,从而节省电力;而当ODT设置为1时,该功能将参照寄存器的设置进行工作。请注意,由于DRAM Termination State在闲置时耗电量较大,因此建议在不使用时将其关闭,以实现节能目的。3.9 DDR3的ZQ引脚在DDR3时代,ZQ信号被引入,并要求在ZQ引脚上连接一个高精度的240...
ODT(On-Die Termination,片上终端):用于匹配阻抗,减少信号反射。 CKE(Clock Enable,时钟使能):控制时钟信号的启用和禁用。 ZQ(校准信号):用于调整驱动强度和终端电阻。 DDR工作机制与信号组成的关系 DDR的工作机制依赖于其信号组成,各类信号协同工作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
RTT_WR是内存处在写状态时的端接电阻,这时内存颗粒是信号端接端,需要进行端接。至于读操作,读操作是颗粒作为输出,需要用到始端驱动,由于RTT终端匹配与始端驱动电阻不能同时使用,所以读操作时ODT必须关闭。 图7 ODT技术 2.3 ZQ校准-ZQ Calibration 校准控制模块由模数转换器(ADC)、比较器、多数滤波器、内部参考...
ODT ( On-DieTermination ,片内终结) ODT 也是 DDR2 相对于 DDR1 的关键技术突破,所谓的终结(端接),就是让信号被电路的终端吸 收掉,而不会在电路上形成反射, 造成对后面信号的影响。 顾名思义, ODT 就是将端接电阻移植 到了芯片内部,主板上不再有端接电路。在进入DDR 时代, DDR 内存对工作环境提出更...
含义:ODT是DDR颗粒管脚的上拉和下拉操作,存在于DDR颗粒以及控制端内部。 作用:随着DDR代数的增加,颗粒速度在提升,PCB传输线上的数据和地址信号容易受到过孔、板材质量等的干扰,导致实际上的传输阻抗往往偏大。所以在接收数据端增加上下拉电阻,可以提高接收数据端的电压值,并且通过上拉或者下拉将不需要的干扰通过电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