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脉宽减少时,有些研究者观察到刺激强度(电压/电流)的可用范围会增大。 STN-DBS刺激频率不合适的副作用 当脉宽过大时,患者也会出现不良反应,而且这些不良反应比较类似刺激强度(电压/电流)过高时的反应,表现为肌肉收缩、感觉异常、讲话不清、姿势性震颤。 参考资料: Dayal V, Limousin P, Foltynie T. Subthalam...
随着立体定向技术、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运动障碍型患者获益于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例如帕金森(PD)。 丘脑底核(STN)是脑深部电刺激常用的靶点,具有定位准,安全性高,能通过磁共振可靠识别,可用微电极记录等特点。 本例患者存在“震颤、...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常用的治疗靶点主要有两个,分别是丘脑底核(STN)和苍白球内侧部(GPi)。丘脑底核(STN)和苍白球内侧部(GPi)两者均能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病症,并且在改善因为药物作用波动引发的运动障碍症状和患者生活质量两个方面也同样有效。 2.不同靶点的治疗效果一样吗? 国内外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相关研究结果...
运动障碍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是DBS的主要临床应用领域,对于严密评估的患者,DBS对运动症状的改善显著而持久。以帕金森病为例,长期回顾性临床研究指出,尽管帕金森病病程不断进展,双侧丘脑底核(STN)DBS术后15年仍可以稳定改善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减少多巴胺能药量,提升生活质量。当前DBS已被广泛用于涉及运动、边缘系统、认知及...
STN:患者能获得40到60%的药量减少,可以较小的刺激参数达到治疗效果,术后程控相对复杂,对患者非运动症状有潜在疗效。GPi:在抑制异动症方面有优势,术后基本难减少药量,程控较为简单,对术后潜在的步态障碍有一定的帮助。在确认靶点后,接下来就是靶点临床路径的设计,原则是让有效触点最大化,同时避免穿入脑室...
丘脑底核(STN)是在丘脑右下方的一大约6mm长的透明状组织(见示意图)。立体定向可精确定位丘脑底核位置,并帮助DBS电极正确的置入丘脑底核,就像一根牙签穿过橄榄核一样。刺激丘脑底核不仅可以改善震颤,对运动迟缓、僵直、异动、言语、书写和肌张力障碍也有帮助。如果研究筛选病人,STN靶点可减少约30-60%无药物控制状态...
该研究全面分析了STN-DBS对Meige综合征患者运动症状、情绪状态、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疗效的预测因素,这是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单中心临床研究,为STN-DBS治疗Meige综合征提供了参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建国教...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of the subthalamic nucleus,STN-DBS)术后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恶性帕金森病综合征(Parkinsonism malignant syndrome,PMS)是一种极少见的急、危重并发症。多发生在PD药物治疗过程中或DBS术前术后突然停药或减药,DBS治疗过程中电能耗尽...
DBS治疗PD时的常用靶点有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苍白球内侧部( internal globus pallidus,GPi)和丘脑腹中间核(ventrointermediate nucleus,Vim)[1]。 1、STN和GPi电刺激可以全面改善PD的三大主要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还可以减轻PD左旋多巴治疗相关的症状波动和左旋多巴所致LID,但两者的对...
STN是位于间脑-中脑联合区的一个透镜形状、稍倾斜的核团,人类STN平均体积为3mm×5mm ×12mm。研究表明,作为基底核的组成部分之一,STN在运动、认知和情感行为的调解中有重要作用,是整合运动、认知和情绪的纽带,且STN对运动区、联合区和边缘区信息的整合需通过两种不同的皮层-基底核投射系统得以实现,即皮层-纹状体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