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兰州大学闫德副教授、黄娟娟副教授和彭尚龙教授等人在Science China Materials发表研究论文,选择Cu 2+插层δ-MnO 2,因为Cu 2+和Zn 2+具有相似的直径,但Cu 2+的电负性(1.359)略高于Zn 2+(1.347),因此,Cu 2+与MnO 2晶格具有更强的相互作用,并且在Zn 2+和H +的嵌入/脱出循环期间可保持稳定。 本文要点...
离子插层已成为提高δ-MnO2作为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的有效策略,但在实践中离子的选择似乎相当随意.本工作选择Cu2+插层δ-MnO2,因为Cu2+和Zn2+具有相似的直径,但Cu2+的电负性(1.359)略高于Zn2+(1.347).因此, Cu2+与MnO2晶格具有更强的相互作用,并且在Zn2+和H+的嵌入/脱出循环期间可...
高性能热电材料一般具有高的晶格对称性、复杂的晶体结构、组成元素较重且电负性差异较小等特点。含硫等轻元素的化合物(如PbS、Bi2S3等)的热电性能一般都比较低,而含硒或碲等较重元素的化合物(如PbSe、PbTe、Bi2Te3等)则表现出非常优异的热电性能。这主要是...
相对原子质量: 63.55 常见化合价: +1,+2 电负性: 1.9 外围电子排布: 3d10 4s1 核外电子排布: 2,8,18,1 同位素及放射线: cu-61[3.4h] cu-62[9.7m] *cu-63 cu-64[12.7h] cu-65 cu-67[2.6d] 电子亲合和能: 118.3 kj·mol-1 第一电离能: 745 kj·mol-1 第二电离能: 1958 kj·mol-1 ...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 2分 比较下列各对元素电负性的大小(用<或>表示): O N Cu+ Cu2+ O S B Al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2分 O > N Cu+ < Cu2+ O > S B > Al 反馈 收藏
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1)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F元素,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第三周期元素中,离子电子层数越少,其离子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 Cu是29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Cu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为Cu2+; ...
(2)二甘氨酸合铜(II)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与电负性最小的非金属元素可形成多种微粒,其中一种是5核10电子的微粒,该微粒的空间构型是__。 (3)lmol二甘氨酸合铜(II)含有的π键数目是__。 (4)二甘氨酸合铜(II)结构中,与铜形成的化学键中一定属于配位键的是__(填写编号)。
答案Ⅰ.(1)N、F、H三种元素的电负性:F>N>H,在NF3中,共用电子对偏向F原子,偏离N原子,使得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难与Cu2+形成配位键(2)HOOHCuHOOH或THO2-OHCuHOOH(3)DⅡ.(1)[Fe(SCN)]2+(2)FeCl3+5KSCN===K2[Fe(SCN)5]+3KCl 答案 解析Ⅰ.(1)N、F、H三种元素的电负性:F>N>H,所以NH3中共用...
这进一步说明了元素在特定环境下的价态灵活性。总结来说,铜元素的+1和+2价状态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与其电负性、配位能力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紧密相关。尽管+3价在常规情况下难以稳定,但并不代表不可能,只是在特定条件下,+2价更为常见和稳定。这正是铜元素在化学世界中独特的电荷平衡奥秘。
故答案为:\dfrac{\sqrt{2}-1}{2}•\root{3}{\dfrac{389}{d{N}_{A}}}+5a×1{0}^{-11}。 (1)Cu处于周期表中第4周期第ⅠB族,Cu2+为Cu失去两个电子,H、O、S 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S、H;(2)[Cu(NH3)4]SO4中,内外界为离子键,内界含有共价键和配位键,阴离子为SO42-,根据V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