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条件下对照组样品(MOF-808-L和CuI)均没有甲烷氧化活性。粉末XRD表明反应后的催化剂保持了结构完整性。值得注意的是,MOF-808-L-Cu催化剂存在回收稳定性的问题:由于水分子与活性位点结合过于紧密,MOF-808-Bzz-Cu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回收试验中活性剧烈下降;MOF-808-His-Cu在4次循环实验中活性逐次下降。尽管如...
Fig. 1.(a) Cu MOF合成,(b) D-MXene合成,(c) Cu MOF/D-MXene复合合成 Fig. 2.Ti3AlC2 MAX相的(a) XRD模式,E-MXene相,D-MXene,D-MXene的(b)晶体结构,铜MOF、D-MXene和铜MOF/D-MXene的(c) XRD模式,以及铜MOF的(d)晶体结构。 Fig. 3 (a、d和g)D-MXene、铜MOF、铜MOF和铜MOF/MOF...
如图S13 (ESI†)所示,在10小时的运行过程中,电流密度保持得很好,没有任何明显的下降。此外,SEM(图S14, ESI†)、AC-TEM(图S15, ESI†)和PXRD图谱(图S16, ESI†)表明,Cu-HATNA的形貌和晶体框架结构基本保持不变,电催化后Cu- HATNA没有形成明显的Cu或Cu氧化物。测试后的XPS谱显示Cu物种的变化可以...
通过原位聚合将PEDOT膜锚定在分散的MOF颗粒之间,构建了一个连续的导电网络,促进了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电子传递。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结果显示,Cu-MOF/PEDOT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未出现晶体结构的变化或坍塌。电化学实验表明,与纯Au和Cu-MOF单独修饰的电极相比,Cu-MOF/PEDOT复合材料的电活性表面积从4.99 mm...
图3为制得的cu-mof@δ-mno2纳米材料的xrd图,从图中,能找到cu-mof和δ-mno2的特征峰,这也足以证明制备的材料确为cu-mof@δ-mno2复合材料。 图4为制得的cu-mof@δ-mno2电极材料红外光谱图,于图中找到cu-mof和δ-mno2的特征峰,足以证明制备的材料确为cu-mof@δ-mno2复合材料。
选择多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_3(BTC)_2、ZIF-68、ZIF-60、ZIF-61、ZIF-62为载体,多种金属为活性组分,制备了系列负载型MOFs材料,并采用XRD、N_2吸附、ICP和SEM等手段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 低温下制备的Cu_3(BTC)_2能有效地催化苯甲醇氧化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其活性远高于Cu/Y。经反应后的Cu...
图2Cu-BDC纳米片的aSEM、bTEM、cXRD、dSAED、eAFM和fFTIR图像。c中标记为“模拟”的Cu-BDC的理论模式是基于单晶结构分配的预测粉末模式。e中的插图是用蓝色标记的纳米片的高度 图3aNO2−还原电化学测试实验装置。b添加和不添加...
本论文首先合成了一种铜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MOF),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N2吸附脱附、热重测试(TG)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晶体结构、孔结构、热稳定性及表面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Cu-MOF是一种比表面积为1102.9m2·g-1的多孔材料,具有正八面体构型,晶粒大小约为10μm,热稳定温度约为300...
摘要: 为制备单金属相Cu/C催化剂,在室温条件下以苯三甲酸(H3BTC)为配体制备了Cu-MOF前驱体,在制备过程中选取乙醇为溶剂,并考察了在N2氛围下的焙烧温度和Cu2+与H3BTC的物质的量比.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N2-吸附技术对合成的Cu/C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NaBH4还...查看全部>> ...
图4为该非均相Cu-MOF催化剂催化循环后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图。 图5为该非均相Cu-MOF催化剂催化末端炔胺与CO 2 反应生成2-恶唑烷酮类化合物的催化循环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一种非均相Cu-MOF催化剂 一种基于5-氨基烟酸的非均相三维双价态Cu-MOF催化剂,其化学式为{[Cu 9 I 5 L 6 ·3DMA]·(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