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珠单抗控制CRS疗效及安全性良好,且不影响CAR-T细胞的增殖及抗肿瘤作用 一项回顾性分析[9]汇总了托珠单抗用于CAR-T疗法治疗血液肿瘤引发CRS疗效的前瞻性临床试验,主要终点为托珠单抗给药(8mg/kg静脉注射,体重小于30kg的患者为12 mg/kg)后的应答率,定义为CRS...
然而CAR-T也与显著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相关,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的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这些事件可能导致显著的发病率甚至死亡。当前的管理策略,如使用托珠单抗(IL-6受体阻断剂)和皮质类固醇,在预防毒性进展方面仍需改进。 《natur...
CRS 是 CAR-T 细胞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在接受靶向CD19、BCMA、CD20、CD22、CD7、CD123和其他 T 细胞结合疗法的 CAR-T 细胞治疗中,大多数患者均可发生。 CRS 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疲乏和厌食,但可迅速进展为低血压、呼吸衰竭、休克和器官功能障碍;根据产品和患者特定因素,高级别CRS(≥3级)的发生率可达46%。
CRS(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是由过度激活的免疫反应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常见于CAR-T疗法等免疫疗法中。
较早使用托珠单抗可降低重度CRS和器官衰竭的风险,并能够保持CAR-T疗效。三级CRS:患者发热≥38.0°C,伴有低血压,液体补充无明显效果,需高流量给氧(≥ 6 L/分钟)。此时患者应进入ICU,糖皮质激素通常在托珠单抗无效时使用,地塞米松10 mg/IV 每6小时,或甲基强的松龙1–2 mg/kg/day/IV 分次使用,用于...
CRS是CAR-T细胞治疗相关的主要毒副作用之一。在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大细胞淋巴瘤的CAR-T临床试验中,细胞因子风暴的发生率为57%到100%。CRS一般发生在CAR-T细胞治疗后的第2~14天,很少发生在CAR-T细胞输注后2周以上,通常在CRS发病后2~3周内消退。CRS的检测 CRS具有高水平的血清细胞因子和炎症标志物,特别...
以CD19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 T细胞治疗在复发、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中表现出很高的缓解率,但同时也伴随着严重毒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是CART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发展一种简易、可行的CART输注后CRS分级标准十分必要。不同CART产品使用不同的CRS...
其他体征和症状,如头痛,震颤,肌阵挛,扑翼样震颤,帕金森综合征和幻觉等,虽然未包括在分级量表中,但都可能在CAR-T治疗中发生。有报道,在类固醇激素快速减量过程中,有可能出现ICANS的突然复发,因此在类固醇减量期间需要密切监测防止ICANS复发的出现。ICANS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支持性治疗和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托珠单抗不能解决...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通过对肿瘤杀伤性T细胞进行基因工程化改造,使其能够特异性靶向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提升肿瘤细胞清除效果。CAR-T疗法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抗B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成功。尽管如此,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作为CAR-T疗法的一个常见急性副作用,大大削弱了其为患者带来的益处。 CR...
因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渗漏,CRS有发展为水肿的危险,需密切监管液体输注量。可以使用托珠单抗(tocilizumab)治疗,推荐剂量为8mg/kg.IV 1小时内,如果必要,每8小时可重复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4次。较早使用托珠单抗可降低重度CRS和器官衰竭的风险,并能够保持CAR-T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