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7日,四川大学邵振华团队在《Cell Research》期刊发表了题为“Mechanism of activation and biased signaling in complement receptor C5aR1”的研究论文(IF=46.297)。该研究揭示了C5a-C5aR1相互作用,为C5aR1的配体识别、偏置信号调节、激活和C5aR1的Gi蛋白偶联提供了深入的机制研究,这可能有助于未来治疗...
研究成果揭示了肿瘤细胞内C5a/C5aR1补体可以与KCTD5/cullin3/Roc-1相互作用组装成复合物从而促进β-catenin的K63泛素化连接增强β-catenin的稳定性,促进肿瘤细胞的发生以及转移,这为结直肠肿瘤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景杰生物为该...
当C5aR1被siRNA击倒时,C5a-C5aR1轴控制的Drp1S616磷酸化和线粒体分裂受到显著抑制。此外,用C5aR抑制剂治疗的狼疮易感小鼠显示足细胞中Drp1S616的磷酸化减少,导致足细胞损伤显著减少。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机制,即C5a-C5aR1轴通过促进DRp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来促进足细胞损伤,这可能对LN的治疗具有重要意...
机制研究表明,结直肠炎症局部产生的C5a通过与髓源性抑制细胞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 膜上的受体C5aR1结合,招募MDSCs至炎症局部,抑制CD8+ T细胞增殖与功能,并调控一系列关键促炎细胞因子(TNF-α, IL-1α/β, IL-6和IL-17A等)、抑炎细胞因子(IL-23, IL-9, IL-27和IL-10等)与趋化...
机制研究表明,结直肠炎症局部产生的C5a通过与髓源性抑制细胞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 膜上的受体C5aR1结合,招募MDSCs至炎症局部,抑制CD8+ T细胞增殖与功能,并调控一系列关键促炎细胞因子(TNF-α, IL-1α/β, ...
血小板C5aR1对内皮细胞功能的抑制与体外血管生成相关。血小板通过C5aR1调节血管生成相关的特定内皮功能。血小板C5aR1介导缺血诱导血管重建中侧支动脉形成的抑制作用,毛细血管形成和周细胞覆盖。之后,作者发现受到C5a刺激时血小板释放CXCL4。在体内和体外,血小板C5aR1介导的血管形成效应是通过优先释放CXCL4介导的。 作者...
结果1 题目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蛋白质C5被激活后裂解为C5a和C5b,C5a与C5aR1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从而攻击运动神经元导致其损伤。回答下列问题: (1)从离子角度分析,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正常情况下,兴奋通过突触传递时,在极短时间内有200~300个突触小泡同时破裂并...
摘要:近日,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者们在Molecular Therap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5a-C5aR1 axis controls mitochondrial fission to promote podocyte injury in lupus nephritis”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C5a-C5aR1轴控制线粒体分裂促进狼疮性肾炎足细胞损伤。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免疫耐受丧失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
颅脑创伤神经炎症BBB破坏补体反应C5aR1单细胞测序研究背景: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极高的致残和致死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目前临床上针对TBI的手术减压和支持治疗等规范疗法,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TBI的原发性损伤迅速发生且不可逆,但原发...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附属肿瘤医院胡维国团队一直以来致力于补体系统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前期在Theranostics杂志报道,补体C5,尤其是C5ar1基因敲除几乎完全阻止AOM/DSS诱导的小鼠CRC发生。机制研究表明,结直肠炎症局部产生的C5a通过与髓源性抑制细胞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 膜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