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之前,BSF电池占据90%市场;2016年之后,PERC电池接棒起跑,到2020年,PERC电池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已经超过85%,且目前以双面PERC为主。 PERC(Passivated Emitter Rear Cell)——发射极及背面钝化电池技术,与常规电池不同之处在于背面,PERC电池采用了钝化膜来钝化背面,取代了传统的全铝背场,增强光线在硅基的内背...
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的发展 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的发展包括:传统BSF——单晶PERC——TOPCON/HJT/XBC。1)铝背场BSF——在p-n结制备完成后在硅片的背光面沉积一层铝膜,制备P+层,称为铝背场电池(量产效率<20%);2)单晶PERC(发射极钝化和背面接触)——在电池片背面形成钝化层作为背反射器增加长波吸收同时增大电势差,降...
BSF、PERC、TOPCon(双面)、HJT、IBC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从左到右),数据源于光伏行业深度复盘:周期、成长共振光伏20年回顾及展望-230210(57页).pdf。
光伏电池片技术发展趋势:铝背场BSF 电池(1 代)→PERC 电池(2 代)→TOPCon+HJT 电池(3 代) →HBC/TBC 电池(4 代,与钙钛矿叠层),单晶电池的转换效率从2014年的19%上升至2022年的25%。 从图中可以看出,HJT和IBC电池可以方便升级到将来的HBC技术路线 $爱旭股份(SH600732)$$晶科能源(SH688223)$$隆基绿能(...
TOPCon需要10道工艺,HJT核心工艺只有4道,相比之下,IBC的工艺极为复杂 ●目前主流N型电池 主流N型电池为TOPCon,主要是因为原PERC与TOPCon电池产线重合度很高。在PERC产线上新增非晶硅沉积的LPCVD/PECVD设备和镀膜设备就可升级为TOPCon产线,而改造成本不超过0.8亿元/GW。目前TOPCon电池成本比HJT低约0.13元/w。目前布局...
HJT电池是高度对称结构,双面率可达到90%,其电池结构如图4所示。相比PERC电池和TOPCon电池,HJT的工艺流程要简单许多。硅片清洗后,在上下表面使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制备高质量的本征氢化非晶硅作为钝化层,再在上下表面分别制备p型和n+型的非晶硅层形成pn结和背面场。再蒸镀透明导电膜ITO层,印刷电极,即可...
AL-BSF、PERC、TOPCon电池结构示意图,数据源于中来股份-公司研究报告-领跑光伏背板行业TOPCon电池技术先驱-230227(21页).pdf。
1.4 第三代光伏技术—— 异质结电池(HJT) 1990年由日本提出,基底材料为N型硅,又名HIT/ SHJ/ HDT电池,通过在N型硅片基地添加非晶硅材料薄膜的形式来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代表厂家:隆基绿能、通威股份、迈为股份等 优点:工序简单,主要分为制绒清洗、非晶硅沉积、TCO导电膜沉积、丝网印刷。(PERC约9道工序,TOPCON10...
光伏电池第一代技术是铝背场电池(BSF),PERC是基于BSF发展而来的第二代技术.PERC之后的技术演变分两种:一是在PERC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的工艺改进,称之为PERC+技术,包括SE、TOPCon、PIBC以及其他形式的PERC+;二是对PERC工艺进行了颠覆的HJT技术,代表行业下一代技术的发展方向。
从BSF到PERC电池的转化效率,理论转化效率是从20%开始提升到24.5%;从PERC到TOPCon,理论转化效率提升到28.7%,也是非常大的提升,HJT也是接近,最近量产的都已经超过25%。当然,单晶硅对多晶硅的替代也是一个飞跃。$隆基绿能(SH601012)$ 的HPBC如果良率很高,成本合理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