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微软研究院科学智能中心杰出首席科学家刘铁岩表示,AI for Science是一个系统概念,它意味着AI要深度融入科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从数据处理到仿真模拟,然后再做实验研究,直至最后发现新的科学规律。这是人类数千年历史上科学研究的第五次范式改变,前四次分别为千年前的经验科学、百年前的理论科学、数十年前...
AI for Science也被简称为AI4S,作为人工智能加速科学发现的新方法,是区别于以往传统科研的第五范式。 4月2日,在张江科学会堂开幕的2023浦江创新论坛——“AI for Science专题论坛”上,“AI for Science科学数据开源开放平台”宣告启动...
最新的第五范式来了。日前,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科技部会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专项部署。AI for Science也被简称为AI4S,作为人工智能加速科学发现的新方法,是区别于以往传统科研的第五范式。 2日,在张江科学会堂开幕的2023浦江创新论坛“AI fo...
2、河海大学采用维谛技术预制模块化解决方案,高效率建设了高性能计算中心,有力保障了科研实验的安全与稳定。在AI for Science的新范式下,维谛技术正通过领先的产品技术,以及生态领域的创新合作,全面护航AI大模型与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关于维谛技术(Vertiv)维谛技术(Vertiv,NYSE...
从生物领域的蛋白质折叠,到物质领域的核聚变智能控制,再到药物领域的抗新冠药物设计,微软剑桥研究院院长等认为AI for Science(AI4S)第五范式,能够提高科学研究的速度和准确性,探索更广阔的可能性空间,包括问题空间和解空间。特别是生成式AI,作为假设空间的探索者、自然现象的模拟器,也是传统科研范式的有益补充。
编者按:正处于起步阶段的 AI for Science 被认为是科学发现的第五范式。尽管目前对于 AI for Science 的定义和研究方向仍有诸多讨论,但这并不妨碍 AI for Science 已经开始在科学发现的实践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近年来,微软研究院科学智能中心杰出首席科学家刘铁岩博士和他的团队致力于推动 AI for Science 的发展...
趋势表明,AI for Science 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科研范式。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科研范式与形态的变革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把握机遇,积极应对。为此,《中国科学院院刊》特组织策划专题“大力推进科研范式变革”,本专题由《中国科学院院刊》副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国杰研究员指导推进。智能化科研...
鄂维南等科学家将“AI for Science”翻译成“科学智能”,这个术语已经开始流行,可作为第五科研范式定名与翻译的借鉴,但智能化的科研不限于基础科学研究,也包括技术研究和工程研究的智能化。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部署的“AI for Science”专项称为“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但在与实验、理论、计算...
AI for Science是近年兴起的将人工智能和科学相结合的一种趋势,通过利用机器学习和其他AI技术可以用来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从预测天气和蛋白质结构,到模拟星系碰撞、设计优化核聚变反应堆,甚至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发现,被称为科学发现的"第五范式"。人工智能正在切实推进助力科研的发展。在AI for Science的大...
2023年,“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新前沿,科学研究第五范式AI for Science俨然已成燎原之势。 8月10日,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2023科学智能峰会(AI for Science Congress)在京举行,会议期间,2023 版《AI4S 全球发展观察与展望》隆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