耋耄之年,汉语词语,基本意思是八九十岁的时候,出自《晋书·李重传》。释义 【词语】耋耄 【读音】dié mào 【解释】指高寿得老年人;年老,八九十岁的年纪。出处 《晋书·李重传》:“臣访 冲 州邑,言其虽年近耋耄,而志气克壮;耽道穷薮,老而弥新。”示例 宋·叶适 《忠翊郎武学蔡君墓志铭》:“...
80到90岁被称为耄耋之年,这是对年纪很大的人的一种尊称。在这个年龄段,人们通常已经经历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进入了晚年阶段。这个词汇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曹操的诗作《对酒》,其中他写道:“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关于年岁的别称,例如:- 不满周岁:襁褓 - 2到3岁:...
80至90岁自古泛称为“耄耋之年”,出自《礼记·曲礼》的“八十九十曰耄”。80岁称耄,90岁称耋,所以耄耋之年一般是泛指八九十岁的老人家。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较多较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
80到90岁是什么之年 八十岁到九十岁是耄耋之年,其本意是形容年纪十分大的时候。其中耄耋是出自曹操的《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关于耄耋之年还有一个故事是,在云南南罗平富乐村,有一户何姓人嫁有一块匾,写的是冀衍耄耋,据说是该姓的一个老人的女儿送的意思是希望其父亲父亲身体健康,...
30岁称之为而立之年 ;40岁称之为不惑之年;50岁称之为“知命之年”;60岁称之为花甲之年或者耳顺之年;70岁称之为古稀之年;80岁或者90岁称之为耄耋之年;100岁称之为期颐之年。注释:30岁而立之年是指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四十岁不惑之年人在中年的时候,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
在中国古代,10岁是什么之年,20岁是什么之年,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80~90岁,100岁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0岁是幼学,男子20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七十曰耄八十九十曰耋.九十为上寿.百岁高寿期颐 ...
80~90岁被称为耄耋之年,是形容年纪十分大的时候。在这个年龄段,人们常常被称为鲐背之年,或者冻梨之年,除了被称为耄耋之外。
1. 耋(dié)之年通常指的是七十岁或八十岁。在古代文献中,如《毛传》所述,“耋”是指年老的人,而《杜预注》则提到七十岁称为“耋”。2. 耄(mào)耋是指八十岁至九十岁之间的年纪。这一词汇在《礼记·曲礼上》中被提及,用以描述这个年龄段的人。通过这些条目,我们可以了解到耋和耄耋在...
【解析】10岁是幼学,男子20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七十日耄八十九十曰耋.九十为上寿.百岁高寿期颐 结果一 题目 在中国古代,10岁是什么之年,20岁是什么之年,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80~90岁,100岁 答案 10岁是幼学,男子20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