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0岁的称呼 杖朝之年:这个称呼意味着80岁的老人已经年迈,可能需要拄杖出行。 中寿:在古代,人们常以60岁为下寿,70岁为中寿,80岁及以上为上寿。因此,80岁也被称为中寿。 耄耋之年:虽然“耄耋”通常泛指八九十岁的老人,但也可以特指80岁左右的老人。 二、90岁的称呼 鲐背之年:这个称呼源于对老年人背部皮...
A,70岁称为古稀之年,所谓“七十古来稀”。B,80到90岁称为耄耋之年。许慎《说文》:“年八十曰耊”。C,100岁称为期颐之年。出自《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D,120岁称为花甲重开,即两个60岁,两个花甲之年。B。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年龄称谓的文化常识,需逐项...
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谓: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 五六岁(【出自】 :唐·杜牧 《赠别》 诗:“娉 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故特指女孩 子十三四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 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
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耄耋之年;100岁称期颐。我国古代人们对各年龄段的称谓:1、赤子:初生的婴儿。2、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
4.杖朝之年:指80岁的男子。意思是年过八十的老人,上朝见天子的时候也可以拄着拐杖了。这是周礼,以老为尊。拄拐杖是老者/尊者的表示。 5.耄耋之年:70—90岁的老人。语出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6.鲐背之年:指...
耄,从汉字解析看,耄是形声字,上形下声,读音为“冒”,“耄”指年纪约为80-90岁。耋,读音为“迭”,年纪为80岁。耄耋之年,就是指80-90岁的年纪,有时也指人年纪很大。人活到80-90岁的耄耋之年,不仅在古代属于高龄、高寿,在现代也不是非常普遍。毕竟人活到较高的年纪后,身体各个器官衰老速度加快...
80—90 岁-耄耋之年 【例题】下列对古代年龄别称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 A. “豆蔻”指女子十七八岁 B.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C. “花甲”指六十岁 D. “古稀”指七十岁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豆蔻”指女子十七八岁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称谓相关知识。“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故选 ...
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总角:指幼年。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 兮”。今后称幼年为“总角”。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垂髫:指幼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幼年。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题目】填空。中国古代对年龄的称谓:80~90岁:___ 100岁:___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 耄耋之年 期颐之年 反馈 收藏
80至90岁被统称为“耄耋之年”,形容人已经非常衰老。而90岁则被尊称为“鲐背之年”,用以赞誉那些年事已高但仍保持健康活力的老人。“杏林”在我国古代是医学的代名词,它源自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董奉的传说。因为董奉医术高超,为人治病不取报酬,只要求病患者栽种杏树,后来杏林逐渐成为医德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