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架构包含业务架构和IT架构两个部分。本文介绍了IT架构设计中的"4+1"视图模型。"4+1"视图模型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对我们进行业务架构到IT架构的映射仍然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4+1”架…
4+1视图是一组相关联模型的集合,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不同利益干系人的关注点。通过逻辑、开发、部署、运行4个典型视角描述系统的各个切面,以用例串接和验证各切面设计。在架构设计说明书模板中的4+1架构视图模型结构如下图所示:
为了最终解决大型和具有挑战性的架构,我们提出的模型包括五个主要视图: 逻辑视图,即设计的对象模型 (当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时) ; 流程视图,它捕获了设计的并发性和同步性方面; 物理视图,它描述了软件到硬件上的映射,并反映了其分布式方面; 开发视图,它描述了软件在其开发环境中的静态结构(系统和应用)。 对架构...
物理视图(Physical view) 过程视图(Process view) 开发视图(Development view) 结语 4+1视图模型(4+1 view model) 在需求工程中,当功能架构分解完成并分配了相应的系统资源后,下一步便是将具体的需求场景落地实现了,这在软件工程领域的实用方法论便是在之前《智能汽车架构SVA学习笔记(25)——架构的定义、原则、...
图1-"4+1"视图模型 我们在每个视图上均独立地应用Perry & Wolf的公式,即定义一个所使用的元素集合(组件、容器、连接符),捕获工作形式和模式,并且捕获关系及约束,将架构与某些需求连接起来。每种视图使用自身所特有的表示法-蓝图(blueprint)来描述,并且架构师可以对每种视图选用特定的架构风格(architectural style)...
经典的当属“4+1”视图模型: 逻辑视图: 一般针对客户、用户、业务人员、开发组织,主要从系统的功能元素、以及它们的接口、职责、交互维度入手。 主要元素包括系统、子系统、功能模块、子功能模块、接口等。 开发视图: 一般针对开发和测试相关人员,主要描述系统如何开发实现。
图1“4+1”视图模型 我们在每个视图上均独立地应用Perry&Wolf的公式,即定义一个所使用的元素集合(组件、容器、连接符),捕获工作形式和模式,并且捕获关系及约束,将架构与某些需求连接起来。每种视图使用自身所特有的表示法—蓝图(blueprint)来描述,并且架构师可以对每种视图选用特定的架构风格(architectural style),...
图1“4+1”视图模型 我们在每个视图上均独立地应用Perry&Wolf的公式,即定义一个所使用的元素集合(组件、容器、连接符),捕获工作形式和模式,并且捕获关系及约束,将架构与某些需求连接起来。每种视图使用自身所特有的表示法—蓝图(blueprint)来描述,并且架构师可以对每种视图选用特定的架构风格(architectural style),...
1、"4+1"视图组织建模 本文主要介绍“4+1”视图架构建模的过程,先看看“4+1”视图模型定义: “4+1”视图是描述逻辑架构的重要工具,最早由Philippe Kruchten提出。目前“4+1”视图已成为主流的架构设计标准。本文中,我们将聚焦用例视图对业务流程的梳理(如何进行有效的组织业务建模)以及逻辑视图、开发视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