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从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经验教训。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超前,要重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重视市场的调节和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改革要实事求是,符合国情,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脱离实际。此外,国家经济中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要控制好,不能片面发展重工业;等等。
这些经验教训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注意综合平衡和统筹协调,重视生产质量和效率,重视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经济长期快速稳定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工农联盟,但要正确认识和判断国内阶级状况...
总的来说,20世纪20 - 5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就像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戏。有让人欢呼雀跃的成就,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也有让人痛心疾首的教训。这就像我们自己的生活一样,在做一件大事的时候,肯定有做得好的地方,也会有失误。苏联的这段历史也给全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不管是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对整个人类社会...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踏上了改革的征途,它们的成与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与教训。【读材料,探改革之因】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和亚洲的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在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其弊端日渐...
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视角 内容精要 经济体制的探索与创新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是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主要措施是余粮收集制。(2)新经济政策: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3)苏联模式①措施:先后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②成就:到1937年,苏联宣布...
⑤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 成就 ①从空想到科学: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 义; ②由理论到实践:马克思主义到巴黎公社再到十月 革命; ③由一国实践到世界多国实践:苏联到二战后社义阵营 的形成 ④重大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 末代沙皇全家 ...
目标解读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重大史实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思想。 1.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的恢复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这一论断表明.我国当时对待苏联经验的态度上发生了变化.即( ) A.由“全盘吸收 到
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日渐巩固,且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取得的这些成就对于立志要实现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中国来说,是震撼的,也是充满诱惑的。新中国成立后,在内外困难重重的国情背景下,中国顺理成章的走上了学习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并对苏联的建设经验展开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学习。其后,具有独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