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①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②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③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实验区。④梁漱溟的“乡村建设”。⑤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实验”。反馈 收藏
简述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 正确答案 ①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 ②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 ③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实验区。 ④梁漱溟的“乡村建设”。 ⑤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实验”。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移动...
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这些团体和机构,性质不一,情况复杂,诚如梁漱溟所言,“南北各地乡村运动者,各有各的来历,各有各的背景。有的是社会团体,有的是政府机关,有的是教育机关;其思想有的‘左’倾,有的右倾,其主张有的如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纪20至30年代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探索国家富强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尝试。从清政府开始,历届政府还丢掉了重农
4.命题点: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材料20世纪20—30年代,由于外侵内战,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的状况日益严重。一批有识之士纷纷深入农村,进行乡村改革和建设实验,试图找寻一条适合乡村转危为安且发展的道路,史称“乡村建设运动”。这些有识之士中涌现出了以梁漱溟、陶行知、晏阳初和卢作孚等为代表的杰出贡献者。
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本来就不堪一击的中国小农经济陷入了深渊。北洋军阀及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战争也连年不断,农村经济的衰落也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些爱国人士开始意识到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在中国的大江南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复兴乡村”的乡村建设运动。这一时期中国的大江南北兴起...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一场乡村建设运动。 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的“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 ,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移风易俗等为主要...
都市书斋里的乡村转向 民国教育学者古楳曾言:“我国之有乡教运动,当溯源于民国八年;其时教育界深感乡村教育之危机,与夫改进乡村教育之必要,于是发为文章,刊诸报端,或指明症结之所在,或介绍他邦之方法,要皆足以唤起国人之注意。”古...
正确答案:(1)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农村经济急剧萎缩。由于农村破产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家产生用改良主义办法通过乡村教育来改善农村生活、稳定社会的幻想;同时受美国教育实验的影响从1925年以后纷纷建立起农村教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