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①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 ②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 ③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实验区。 ④梁漱溟的“乡村建设”。 ⑤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实验”。 反馈 收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纪20至30年代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探索国家富强道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尝试。从清政府开始,历届政府还丢掉了重农
简述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 正确答案 ①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 ②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 ③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实验区。 ④梁漱溟的“乡村建设”。 ⑤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实验”。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移动...
运动经过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教育运动和社会运动。20年代、30年代达到兴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逐渐衰落,不再成为一种社会运动。促进和推进乡村运动的教育家有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人。组织乡村教育的机构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教育改进社。乡村教育运动力图通过教育对我国近代农村贫穷...
4.命题点: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材料20世纪20—30年代,由于外侵内战,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的状况日益严重。一批有识之士纷纷深入农村,进行乡村改革和建设实验,试图找寻一条适合乡村转危为安且发展的道路,史称“乡村建设运动”。这些有识之士中涌现出了以梁漱溟、陶行知、晏阳初和卢作孚等为代表的杰出贡献者。
文献拆解: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先声 ——对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再认识, 视频播放量 55、弹幕量 0、点赞数 4、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2、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教育小白成长笔记,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文献拆解:传统儒学现代化的一次努力 ———以梁漱溟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一场乡村建设运动。 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南京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为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的“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 ,到农村建立实验区,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移风易俗等为主要...
兴起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包括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陶行知等在内的著名知识分子或实业家,他们通过回归乡土脉络、整合各种建设性力量并融合中西优秀文明,在乡村基层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努力推动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在内资源的“回流”乡村。彼时,虽然在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成效...
第四节陶行知的教育活动与思想 232024-05 2 第三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 172024-04 3 第二节国民政府的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发展改革 332024-04 4 第十三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第一节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宗旨与政策 412024-04 5 第四节第一次国共合作下的革命教育 282024-04 6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