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的思考与探索 陈思和 我的研究专业可以概括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和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两个方面,换句话说,也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两个学科中间穿行。但是在我的专业思想里,从未把这两个学科看作是相互对立的领域,相反,我一直在寻找两个学科之间的融合点,使彼此成为一个从方法论到...
性因素”讨论会纪要 时间:2000年1月12月下午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文科楼7楼会议室 主持人:宋炳辉(上海外国语大学 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宋炳辉:从今年第一期起,《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开设了一个专栏,名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这个栏目的设立,基于这样的认识前提,即随着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在这20多年来获得...
一种习惯的看法是把它视做从 被我们认为是具有世界性的外国文学中批发过来的,因而对 20 世纪中国文学世界 性因素的研究,也就变成了一种这一时期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更具体地说,就是 中国作家接受多少外来影响的研究,研究者的任务就是以实证的方法把这些影响找 出来。不能不说这是一种严重的误导。 【总页数】...
世纪中国文学世界性因素研究中的影响模式和实证方法带来的瀑区 不在于其作为单纯的方法论本身是否有用和值得保留 而在于它们在 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化语境中 这类模式背后隐藏的一个研究观念的问题。很明显 我们所说的世界性 并不是一 个地理意义上的概念。若它仅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概念的话 那我们本来就是世抖的 ...
摘要: 编 者的话几年前 ,陈思和先生在参与我刊笔谈时 ,曾屡次提到他在作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时所遇到的困惑.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进入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格局时 ,原有的封闭形态被打破 ,代之以八面来风的外来文化思潮冲击.在这样一种"泛影响"的场境中 ,原先在研究封闭形态的文化交流关键词:...
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是一个具有相当潜在活力的学科分支,它处于20世纪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交叉地带,每个学科的进展与变革信息都会具体地通过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而得到传递,并相互启发,而近年来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变革已经向中国比较文学显现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文学;世界性因素;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
新神话主义创作的流行并不仅仅是文艺现象,其深远的思想背景是20世纪以来世界性的文化寻根运动。只有从这种全球性的文化运动的意义上去看,新神话主义创作的动力因素才能够得到有效揭示。卡梅隆潜心打造15年的3D影片《阿凡达》于2010年1月在中国大陆公映,曾引起影视界内外的巨大震动。从文学想象史的角度看,这部影片最突出...
中国学者有一种普遍的焦虑心情:他们认为中国文学是孤立的,被排除在"世界"以外,所以必须促使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被"世界"容纳.因此,研究中西文学关系的主要方法,是比较... 陈思和 - 《中国比较文学》 被引量: 30发表: 2011年 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命题的几点看法 《中国比较文学》杂志连续几期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