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过程包括重氮化合物的初始光解得到单线态卡宾,随后被腈捕获,通过[3+2]环加成的方式得到一系列取代的噁唑(Scheme 1d)。此外,当作者使用二腈化合物反应时,可以实现双噁唑产物的合成。值得注意的是,当体系中同时存在烯烃、炔烃和腈时,反应会选择性地经历[3+2]环加成路径,得到专一的噁唑产物(Scheme 1e)。相关成果...
这类N-N吡啶类化合物的独特反应活性可以在光敏剂的存在下通过三重敏化的EnT来控制,在温和的条件下与内烯烃进行[3+2]环加成。此反应在一步中有效地形成了具有优异1,2-syn非对映选择性的邻吡啶基非保护γ-和δ-内酰胺骨架,这在之前是很难获得的。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耐受性强、活化烯烃和非活化烯烃...
Conia-ene反应机制具有以下特点:共价有机基-取代基键中所形成的键和环上配位基之间形成正负离子中间体以及当F离子参与C-C键生成反应即偶极子聚变发生二级反应,以加速反应进程。在正常情况下,3+2环加成反应机理的反应过程中,具有初始的催化剂的取代基结合的有机效应基,它可以催化c-c键的形成,同时当乙...
3+2环加成反应如下:1、反应物分子必须含有不饱和键(双键、三键、苯环等)。2、如果是双键、三键与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苯等)溶液加成反应,条件是常温、常压;与水、卤化氢等是要催化剂,有时还会加热,甚至是需要高温高压催化剂。3、加成反应还需要一定的反应条件,如催化剂、适宜的温度和反应时间...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朱钢国课题组采用脂肪醛为3碳合成子,利用氢原子转移(HAT)策略两次活化碳氢键,实现了非末端炔烃自由基 [3+2]环加成反应,一步构筑了多取代环戊酮。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Nat. Commun.(DOI: 10.1038/s41467-022-32467-x)。 前沿科研成果
1. Conia-ene反应机制的特点包括:在共价有机基-取代基键中形成键和环上配位基之间的正负离子中间体;在F离子参与C-C键生成的反应中,即偶极子聚变发生二级反应,以加速反应进程。2. 在标准的3+2环加成反应机理中,反应过程开始时,具有初始催化的取代基与有机效应基结合,这可以催化C-C键的形成。
近日,美国乔治亚大学(University of Georgia)Eric M. Ferreira课题组发展了一种新颖的Cr(III)催化剂,在光催化下成功实现了吲哚和烯基重氮试剂的(3+2)环加成反应,实现了一系列官能团化吡咯啉化合物的合成。相关成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图片来源:Angew. C
近日,日本京都大学Hiroshi Takikawa和Kiyosei Takasu团队报道了一种炔酰胺(作为三原子组分)与苯炔的分子内(3+2)环加成反应。其中,通过利用含有氯硅基作为连接官能团的苯炔前体,实现了两个新键的形成。此外,该策略突出了吲哚鎓叶立德中间体的双重特性,其在C2...
受Danheiser教授杰出工作的启发,设想硅基联烯与缺电子烯烃的分子内[3+2]环化反应,是有可能一步反应直接生成反式5/5并环的。假设以含有三甲基硅基联烯和缺电子烯烃的化合物6a为底物(图1),在路易斯酸作用下,联烯会对缺电子烯烃进行分子内Michael加成,构建第一个五元环,由于三甲基硅基联烯和缺电子烯烃的位阻效应,...
作者首先利用[Ir(dF(CF3)ppy)2(dtbbpy)][PF6]作为光催化剂,对未取代的喹啉、3-三氟甲基喹啉和1,8-萘甲酸二甲酯作为底物进行了(3+2)环加成反应活性考察,但均未得到目标周桥环化产物(Table 1, upper)。随后,作者设想通过在环的不同位置安装吸电子基团,改变底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将初始的炔烃加成转移到所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