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环[2+2]环化加成反应 之后Chirik等人开发了使用PDI铁络合物,实现双烯和烯烃的杂环[2+2]环化加成反应。此反应与homo[2+2]环化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不同,双烯与铁原子中心的η4位上配位后,烯烃插入,生成的金属环化物通过还原消除生成了cis-1,3-二置换环己烷(图 4)。虽然作者于2011年发表了利用(MePDI)Fe(N2...
机理研究表明:(a)相比于均相铜络合物,MOF固载的异相催化剂具有更长的激发态寿命及更高的三线态能量;(b)激发态MOF催化剂氧化还原电位不足以氧化或者还原苯乙烯,排除了反应历经电子转移路径;(c)反应中三线态能量抑制剂的加入明显抑制了[2+2]环化过程;(d)1-乙烯基萘对于MOF固载的最优催化剂具有明显的荧光猝灭...
近日,河北大学尤志浩课题组通过γ-丁烯内酯、亚甲基吲哚酮和硝基烯烃在一锅法中的形式[2+2+2]环化,建立了一种有机催化不对称合成γ-丁内酯并环化合物的新方法。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Org. Lett.,2022(DOI: 10.1021/acs.orglett.2c02920)。 γ-丁烯内酯参与的单步不对称插烯加成反应研究较为成熟,可通过与不同...
而且简单的烯烃、炔烃和酯基也能被兼容,从而扩展了反应的底物范围。 08 文献发表时间:2024年4月 可见光驱动的无催化剂分子内交叉和直向 [2 + 2] 环化反应 本文介绍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可见光介导的分子内交叉和直[2 + 2]环加成反应,高效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并环化合物。 双(肉桂酰基)烯酮二硫代缩醛在可见...
北京大学焦宁教授课题组近日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通过[2+2]环化反应构建环丁烯酮的方法,该方法首次采用乙腈作为C2环化单元,并成功地抑制了C≡N三键的竞争性环加成反应,相关工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上(DOI:10.1002/anie.201900947)。 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
结合Baik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以及前面的机理研究实验,作者认为该光反应不是通过直接激活催化剂6发生环加成反应,而是通过激活底物和催化剂间生成的络合物8发生反应(Scheme 5)。因此,作者提出了如Scheme 5所示的反应机理。络合物8在光照下转化成激发态8*。8*发生系间跨越和Si面进攻环化成9或9’,接着再发生系间跨越和关...
显然,有一个疑问是这个机理无法解决的:为什么乙烯酮与双烯体,比如环戊二烯,容易发生2+2环化,产生高张力的四元环,而不是4+2环化,产生相对稳定的六元环呢?在动力学角度,异面-同面加成机理也是难以与同面-同面加成机理相比较活化能的---前者不仅反应过渡态时张力大,而且乙烯酮的H集团也会干扰成键过程。(注意...
近日,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余金权课题组报道了钯催化,双齿酰胺-吡啶酮配体促进的羧酸中两个相邻的亚甲基单元双C-H活化,通过仅涉及s键,实现了脂肪酸与二卤芳烃的形式上[2+2]环化反应(两根C-H键和两...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是,以氰类化合物2l和2m作为反应底物时,通过对反应溶剂浓度的调控,能化学选择性的得到两分子分子内环化的吡啶并环类化合物(Eq. 1和2)。 最后作者对该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作者成功合成了吡啶产物HNTf2质子化后的盐类化合物,并在标准条件下将该盐类化合物替代HNTf2作为催化剂,发现该反应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