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析四要件构成理论及其优点 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知识层面上,我都毫不动摇的坚持我国刑法学界长期发展 总结形成的四要件构成理论、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 面。 (一)犯罪客体 通说认为犯罪客体是指犯罪行为侵害的受刑法保护的法益。法益也就是社会利 益的一种,只不过这样的利益是在...
首先以李斯特和贝林作为古典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两个代表,展开他们形式上不同,但实质上相似的理论框架,通过探讨他们各自不同的双重系统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结构,从而正确地把握古典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特征。第二,新古典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以M.E.麦耶和迈茨格的...
例如,我国传统的刑法各论教科书或者刑法教科书的各论部分,基本上都是按照套用四要件,并没有揭示各罪理论的特有内容,给人以枯燥无味的感觉。我认为,刑法对各罪的论述,应当以罪状为中心,罪状是构成要件的住所,因此,也就是以构成要件为中心。只有依据刑法分则对各罪形态的具体描述,建构各罪的构成要件,以此展开刑法理...
首先,在共同犯罪成立问题上,必须先找到与法益侵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正犯行为,正犯既包括直接实施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行犯,也包括支配犯罪构成要件、对犯罪结果发生起到本质、重要作用的人,共同正犯亦属于正犯,奠定正犯基础后,再找到对正犯行为有教唆、帮助的行为,即...
本书提倡根据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之特点由法官补充适用刑法,将刑法的适用重心从立法转向刑法解释。承认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有助于拓展和深化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研究;有助于改变实践中僵化理解罪刑法定原则和机械适用刑法条文的做法;有助于确立以刑法解释为中心的刑法适用体制。
首先,在共同犯罪成立问题上,必须先找到与法益侵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正犯行为,正犯既包括直接实施犯罪构成要件的实行犯,也包括支配犯罪构成要件、对犯罪结果发生起到本质、重要作用的人,共同正犯亦属于正犯,奠定正犯基础后,再找到对正犯行为有教唆、帮助的行为,即狭义的共犯行为,根据共犯从属性理论予以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