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犯罪构成理论的深入探讨,《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一书揭示了中国传统的四要件理论在现代社会中的局限性。尽管这种理论曾具有历史意义,但在现实和比较层面的合理性已经减弱,其在前提设定、要素构成、结构设计以及功能实现上都存在明显不足,这些问题是仅靠体系内部的调整无法解决的。尽管学界...
《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作者:法律出版社,出版社:2010年11月 第1版,ISBN:53.00。中国传统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虽具有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但至今已丧失现实合理性和比较合理性。这一理论在
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 付立庆中国传统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虽具有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但至今已丧失现实合理性和比较合理性。这一理论在前提、要素、结构及功能等方面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均非平面体系内的调整所能弥补。学界诸多有识之士为完善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所作的努力相对传统体系虽有重大进步,但又都多少...
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是法律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1月1日)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付立庆。
这本探讨犯罪构成理论的专著名为《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由中国法律出版社出版,作为其明德青年法学文库系列的第一版,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发行。全书共有341页,以简体中文撰写,便于读者理解和学习。该书采用了16开本设计,尺寸适中,为22.8厘米宽、16.6厘米高,厚度仅为1.8厘米,...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付立庆副教授所承担的司法部2006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重构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的最终成果。 本书通过对于中国、英美与德日的犯罪论体系的比较研究,最终认为中国的四要件体系的缺陷是根本性的,平面体系部内部的任何修补都不得要领,要真正实现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科...
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 第一章,探讨了犯罪论体系的基础,首先解释了犯罪的定义,随后深入解析了体系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类型,以及对中国犯罪构成理论宏观愿景的审视。这一章以小结收尾。第二章,针对中国传统犯罪论体系的缺陷进行了深入剖析。包括社会危害性理论的前提缺陷,犯罪客体和主体要件的...
犯罪构成理论路径选择比较研究中国传统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虽具有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但至今已丧失现实合理性和比较合理性.这一理论在前提,要素,结构及功能等方面存在缺陷,这些缺陷均非平面体系内的调整所能弥补.学界诸多有识之士为完善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所作的努力相对传统体系虽有重大进步,但又都多少留有遗憾.通过...
通过比较英美的体系和梳理德日的体系,《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认为德日的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阶层体系虽不完美,却应是中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变革方向。此外,全书对四要件理论的主张者对该体系的诸多辩解、对针对三阶层体系的诸种质疑也作了一一回应,并最终确定了《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