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运动后,德国的新教和旧教都加强对学校教育的争夺,形成了德国历史上历来重视教育的特点。 (一)世俗教育 最初德国学校完全由教会所掌管。受马丁·路德思想的影响,德国最早把学校(特别是初等学校)管理权从教会转移到世俗国家政权手中。 (二)国立初等学校 18世纪后期德国的“泛爱学校”,创始人是巴西多,受卢梭...
A.文科中学的发展和石刻教育的兴起B.国立初等教育的肇始,主张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C.E.17-18 世纪德国教育以普鲁士教育为主D.第一所新式大学哈勒大学的兴起E.巴西多成立“泛爱学校”,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BCDE 反馈 收藏 ...
6.5.2 17-19世纪的德国教育是【河南大学】外国教育史(全115讲)杨捷的第53集视频,该合集共计111集,视频收藏或关注UP主,及时了解更多相关视频内容。
哈勒大学在18世纪已成为德国境内最重要的大学,甚至成为欧洲大陆最严格的研究机构和专业学习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影响十分深远,其他大学开始以哈勒为榜样,其中最卓著的是1737年开办的哥廷根大学。 2 哥廷根大学 图为哥廷根大学创办者英王乔治二世 受英国管辖的汉诺威王朝是创办哈勒大学的...
初等和中等教育的辉煌时期 📚在17、18世纪的时候,德国的初等和中等教育就已经相当出色了,可以说是领先很多国家。这个时期的德国教育体系,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稳步发展的高等教育 🎓到了19世纪,初等和中等教育已经相当成熟了。这个时候,德国开始着手发展高等教育。虽然这个时候的高等教育还谈不上特别出色...
时长建议:25分钟 考试重点: 1.泛爱学校 2.文科中学 3.实科教育 4.骑士学院 5.哈勒大学 6.哥廷根大学 7.康德的教育思想 原创申明:带读笔记使用的教材为吴式颖、李明德老师主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请同学们主动购买正版教材。带读笔记的内容为聚点考研教研组原创,请勿盗图!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这个时期的教育大框架。17-18世纪的时候,德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可是中央集权的哦!那时候的初等教育叫泛爱学校,中等教育有文科、实科和骑士学院,高等教育则有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到了19世纪,初等教育迎来了世界第一所幼儿园(福禄贝尔的功劳),中等教育在巩固之前的发展,而高等教育则重点提到了洪堡改革...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在新大学运动中又创办了一些新大学,如哈勒大学(1694年)、哥廷根大学(1737年)等。哈勒大学是普鲁士振兴的基石,在德国和欧洲都享有盛誉。哈勒大学以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为基本办学原则,重视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的教学,在大学中采用德语进行教学。哈勒大学的办学特点影响了德国高等教育的...
6. 17-18世纪德国教育的概况( ) A. 17-18世纪德国教育以普鲁士教育为主 B. 主张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 C. 巴西多成立“泛爱学校”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 D. 文科中学的发展和实科教育的兴起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B,C,D 反馈 收藏 ...
17-18世纪的德国是四分五裂的远远落后于英国、法国,但却比英法先实现100%义务教育入学率,工业革命时间也比英国少了几十年,这离不开教育的发展。 德国的教育是怎样发展的呢? 【初等国民教育的兴起】 从1559年通过法律强制入学,再到18实际出台教育法律,最后在19实际末实现100%初等教育入学率。走在了欧洲各国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