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柏山教授课题组在建立丁酸梭菌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A novel kinetic model to describe 1,3-propanediol production fermentation byClostridium butyricum”为题在线发表于AIChE Journal(DOI:10.1002/aic.16587)。 1,3-丙二醇(1,3-PD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聚合物、生物...
该研究工作是在方柏山教授和姚传义副教授的指导下,主要由博士生张瑷珲(第一作者)完成。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336009、21736009)的支持。 不同底物浓度下1,3-丙二醇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和实验数据 Time course of 1,3-...
贺德华课题组考察了Ru-Re催化剂体系在甘油氢解制备二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然而其1,3-丙二醇收率远低于1,2-丙二醇。丁云杰课题组设计了一种核壳式的Ir-ReOx/SiO2催化剂,由于催化剂集中在外表面,避免甘油进一步扩散到内壳层发生过度氢解从...
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的技术进展 .清华大学 热度: 生物酶法生产1,3-丙二醇过程研究 热度: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甘油为底物进行微生物发酵制取1,3一丙二酵的菌种筛 选改良及其发酵工艺优化,形成了一套高产高效的发酵控制策略。发酵菌株为 兼性厌氧的克雷伯氏菌,底物为甘油。出发菌株在紫外诱变的基础上,实施...
近年来,从生物反应器中细胞 (包括细菌,酵母,动物细胞) 定量生理学,代谢及发酵过程调控及优化到生物反应器设计、放大以及生物产品分离方法的开发与过程集成,对多个生物过程及产品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研究。1,3-丙二醇的生物合成是曾安平最具代表性的工作之一,该团队开发出一株新型的巴氏梭菌,成功实现了开放式 (无需...
内容提示: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2年第13期 技术 进展 Progress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一丙二醇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赵红英 程可可 向波涛 刘德华 摘要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3.丙二醇(PDO)以可再生资源——淀粉(糖)为原料,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 相对温和、副产物少、污染少且容易处理等优点。目前,直接利用糖生产PDO...
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PDOR)可以催化3-羟基丙醛和1,3-丙二醇之间的正向、逆向反应。在高浓度1,3-丙二醇存在下,逆向生成大量对细胞有毒性的3-羟基丙醛,它能抑制菌体细胞生长和发酵 平板挑菌策略高浓度甘油培养基 添加外源1,3-PDO平板包埋培养 采用低PH培养基添加溴甲酚紫 原理挑取底物耐受菌挑取产物耐受...
1,3-丙二醇的生物合成是曾安平最具代表性的工作之一,该团队开发出一株新型的巴氏梭菌,成功实现了开放式 (无需灭菌) 培养,不需添加酵母粉及其它昂贵培养基成分的高效发酵,将发酵时间缩短一半;并通过开发下游产品分离新方法,成功实现了副产物有机酸的回收利用,可降低近 50% 的生产成本,且实现无废水排放。
随后,利用该菌种进行发酵,从而制取1,3-丙二醇。然而,由于这两种基因来源差异较大,基因重组往往面临挑战,即使重组成功,也难以保证其遗传稳定性。3、工艺设计资料本次设计涵盖了众多工艺资料,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工艺信息,还涵盖了各种方法的动力学研究文章。在本次设计的工艺资料中,不仅包含了异丙醇项目的可行性...
③开展营养和环境因子对酶活变化的影响研究,探究过程抑制作用及抑制作用消除。 ④应用发酵过程动力学优化发酵工艺,实现甘油消耗率达90%-100%,1,3-丙二醇浓度达到60g/L以上,产品1,3-丙二醇纯度达到99%以上,1,3-丙二醇产出稳定,达到大规模生产的要求,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