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工作是在方柏山教授和姚传义副教授的指导下,主要由博士生张瑷珲(第一作者)完成。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336009、21736009)的支持。 不同底物浓度下1,3-丙二醇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和实验数据 Time course of 1,3-...
方柏山教授课题组在建立丁酸梭菌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A novel kinetic model to describe 1,3-propanediol production fermentation byClostridium butyricum”为题在线发表于AIChE Journal(DOI:10.1002/aic.16587)。 1,3-丙二醇(1,3-PD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聚合物、生物...
针对1,3-丙二醇发酵过程中副产较大量的有机酸(盐)的特点,他们在国际上率先将电渗析脱盐技术引入1,3-丙二醇提取工艺,并通过絮凝、浓缩和精馏等工序,使产品纯度达到99.92%,收率达80%以上。其中试产品在仪征化纤、辽阳石化等单位试用,与从国外进口的1,3-丙二醇聚合得到的PTT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清华大学生物法1,3-丙二...
1,3-丙二醇(1,3-PDO)有多种化学合成方法。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化学合成方法主要是丙烯醛水合法和环氧乙烷(简称EO)羰基化法,但也有其它研究单位开发了诸如甲醛乙醛缩合制备1,3-丙二醇、乙烯经Prins反应合成1,3-丙二醇、以甘油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制备1,3-丙二醇、由3-羟基丙醛(简称3-HPA)一步加氢合成1,3-...
丙二醇发酵法生产微生物发酵propanediol菌体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以甘油为底物进行微生物发酵制取1,3一丙二酵的菌种筛选改良及其发酵工艺优化,形成了一套高产高效的发酵控制策略。发酵菌株为兼性厌氧的克雷伯氏菌,底物为甘油。出发菌株在紫外诱变的基础上,实施与厌氧、好氧的摇瓶培养相耦联的筛选优化策略,同时改变培养的...
1,3-丙二醇的生物合成是曾安平最具代表性的工作之一,该团队开发出一株新型的巴氏梭菌,成功实现了开放式 (无需灭菌) 培养,不需添加酵母粉及其它昂贵培养基成分的高效发酵,将发酵时间缩短一半;并通过开发下游产品分离新方法,成功实现了副产物有机酸的回收利用,可降低近 50% 的生产成本,且实现无废水排放。目前...
清华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刘德华教授等近年来又发明了一种外源添加反丁烯二酸促进微生物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适用于1,3-丙二醇的厌氧及有氧发酵过程,其优点在于:可加速菌体对甘油的利用,显著提高1,3-丙二醇浓度和生产强度,降低生产成本。针对1,3-丙二醇发酵过程中副产较大量的有机...
内容提示: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2年第13期 技术 进展 Progress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一丙二醇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赵红英 程可可 向波涛 刘德华 摘要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3.丙二醇(PDO)以可再生资源——淀粉(糖)为原料,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 相对温和、副产物少、污染少且容易处理等优点。目前,直接利用糖生产PDO...
但是该技术的发酵时间较长,最关键的是酶的活性低,导致了最终的产物1,3-丙二醇的收率低,从而限制了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发现和研究酶的活性已经成为了该路线的研究热点之一。甘油直接氢解法,以甘油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脱掉中间的羟基形成1,3-PDO,而且中间产物是水,没有什么污染的副产物生成,所以甘油氢解...
摘要: 研究了克雷伯氏杆菌转化甘油生产1,3-丙二醇的底物流加控制策略,其特征是批式流加发酵过程与细胞生长和代谢相耦联. 通过细胞生长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底物消耗与生物量和碱液消耗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2次在线反馈补料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甘油浓度控制在20±2 g/L时,1,3-丙二醇的终浓度分别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