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酶法生产1,3-丙二醇过程研究 热度: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甘油为底物进行微生物发酵制取1,3一丙二酵的菌种筛 选改良及其发酵工艺优化,形成了一套高产高效的发酵控制策略。发酵菌株为 兼性厌氧的克雷伯氏菌,底物为甘油。出发菌株在紫外诱变的基础上,实施与 ...
已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混菌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的方法(ZL 201510212125.5)。 ②厌氧混合菌群C2-2M,以丁酸梭菌为优势菌,可利用粗甘油发酵。该菌群比单菌表现出更强的底物适应能力,两步脉冲批式流加发酵1,3-PDO浓度达到82.66 g/L,生产强度达3.06 g/(L•h)。连续发酵性能稳定,最高可产57.86 g/L ...
在高浓度1,3-丙二醇存在下,逆向生成大量对细胞有毒性的3-羟基丙醛,它能抑制菌体细胞生长和发酵 平板挑菌策略高浓度甘油培养基 添加外源1,3-PDO平板包埋培养 采用低PH培养基添加溴甲酚紫 原理挑取底物耐受菌挑取产物耐受菌株排除好氧菌挑取耐酸菌株挑取产酸少的菌株 研究进展 菌株 生产工艺 菌种 传统...
内容提示: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2年第13期 技术 进展 Progress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1,3一丙二醇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赵红英 程可可 向波涛 刘德华 摘要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3.丙二醇(PDO)以可再生资源——淀粉(糖)为原料,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 相对温和、副产物少、污染少且容易处理等优点。目前,直接利用糖生产PDO...
方柏山教授课题组在建立丁酸梭菌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A novel kinetic model to describe 1,3-propanediol production fermentation by Clostridium butyricum”为题在线发表于AIChE Journal(DOI: 10.1002/aic.16...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化工原料的生物制备技术范围的一种氧化还原电势调控厌氧发酵生产1,3-丙二醇方法.它根据Klebsiella pneumoniae发酵生产1,3-PD性厌氧的特性,在发酵体系中引入了ORP电极.具体工艺过程包括菌种活化,种子培养和ORP调控下的两段双底物集成发酵过渡过程而得到细胞干重最高达到2.13 g/L,1,3-PD达到45.1g/L,...
其次,研究了克雷伯氏杆菌转化甘油生产1,3-PD的底物流加控制发酵,其特征是批式流加发酵过程与细胞生长和代谢相耦联。通过对细胞生长动力学的分析,建立了发酵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底物消耗与CO2浓度和碱液消耗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分别为F1=0.30C+1.01F2和F1=0.11+1.37F2(F1:底物流加速率,F2:碱液流加速率,C: CO2浓度...
一个世纪前就知道可以通过发酵甘油得到1,3-丙二醇。已发现能够产生1,3-丙二醇的菌株,例如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梭菌(Clostridium)、肠杆菌(Enterobacter)、泥杆菌(Ilyobacter)、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乳杆菌(Lactobacillus)和暗杆菌(Pelobacter)。在每个被研究的情况中,甘油通过两步连续酶催化反应转化为1,3-丙二...
清华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刘德华教授等近年来又发明了一种外源添加反丁烯二酸促进微生物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适用于1,3-丙二醇的厌氧及有氧发酵过程,其优点在于:可加速菌体对甘油的利用,显著提高1,3-丙二醇浓度和生产强度,降低生产成本。针对1,3-丙二醇发酵过程中副产较大量的有机...
1_3_丙二醇发酵中甘油代谢及产物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