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原文记载如下: 麻黄(去节)二两,细辛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与应用 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助阳解表之功效,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蜷卧,苔白,脉反沉者。方中麻黄发汗解表,附子温经助阳,以...
以太阳寒水陷人少阴,故宜麻黄附子细辛汤,而于水肿一证尤宜。 曾治一孩,沉迷不醒,手足微厥,脉微细,平日痰多。疏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半夏生姜,一剂即不复沉迷。后逢小儿但欲寐者,悉以本法加减与之,无不速愈。(《经方实验录》)6.细辛、附子为温性振奋药,能振兴细胞机能,促生体温,并有镇痛作用。用于衰弱体质...
国医大师 王庆国麻黄细辛附子汤的主要作用是温经通阳、散寒通痹,即温阳、通阳、升阳、补阳,临床应用并不局限于太少两感证,更不必拘泥于有无发热恶寒之表证,举凡风寒身痛、暴哑咽痛、冷风头痛、风寒齿痛等诸多病证,使用本方均收卓效。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是临床常用经典经方,现就该方的主治、方解...
麻黄附子细辛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注解伤寒论》卷六。具有助阳解表之功效。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无汗恶寒,发热蜷卧,苔白,脉反沉者。歌诀 麻黄二两细辛同,附子一枚力最雄。始得少阴反发热,脉沉的证奏奇功。组成 麻黄(去节)二两,细辛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用法用量 上三味,以水一斗,...
麻黄细辛附子汤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现代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咽痛、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合并感染、肺胀、自发性气胸、急性肺炎等。辨证要点为阳虚感外寒,症如恶寒、发热、肢冷不温,咳,喘,苔白,脉沉等。《经方治病经验录》 4阳虚感寒——赵...
少阴水脏,其脉自沉,乃始得病时,反发热而脉沉者,是已传肾脏,而犹带表寒。内有少阴,则宜温里,外有太阳,则宜发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散太阳之外寒,附子温少阴之内寒,细辛降阴邪之冲逆也。 温里以发表,少阴之汗法如此。此与太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章同。
所属专辑:《医宗金鉴》童声原文朗读(少阴篇)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麻黄(去节)二两细辛二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音频列表 ...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原文解读与应用-养生之家网》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细辛各二两附子一枚炸右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http:/...
麻黄附子细辛汤 【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诠释】少阴病原本不发热,今发热者,故加一个“反”字,乃异常之变耳。少阴病阳虚里寒,当四肢逆冷,今发热恶寒者,是少阴病兼有太阳表邪是为两感,表里同病也。脉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