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宋】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 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译文 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我...
“去避愁”,是诗人内心忧愁之多,不得不避。“愁还随我上高楼”,这句就很妙了,不但符合平仄,更符合词人无法排解的惆怅心境,且又是拟人手法,可谓是妙手偶得之佳句。这两句是说,想要登上高楼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随“我”上了高楼。 一二句总写“愁”,后面具体分写“愁”。两个“愁”字,亦奠定了全词的感情...
结韵进而揭出使自己产生时光易逝之愁与功业难成之愁的具体触机,是那种恍若浮云一样到处漂泊的游宦生涯。然后他再转过一层,巧妙运用“浮云”一词的双重比喻意义为自己下了这一转语,如果能像浮云一样逍遥自在也很自由。这样的转语,泄露了他“游宦成羁旅”的生命不自由的痛感。 这首词在表情达意上,采用层层剥笋...
辛弃疾〔宋代〕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宋代 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译文 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宋代: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译文注释 译文 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以“愁”立意。“愁”从何来?为何而“愁”?作者未言。在长久的官场生涯中,作者看透了尔虞我诈的种种现实,看透了官场在富贵生活的表象下掩盖着的种种风波险恶,自己一生追求的、期望凭借马上杀伐恢复中原故土以博取功名富贵的雄心,也在年复一年的官场生涯中消磨殆尽,因而对官场颇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