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少游以《雨淋铃》(写唐明皇在驿馆雨夜凭栏侧耳,静听远处车马铃声)参加日本西京画展,复获盛誉,日人出巨金求之,画友高剑父力言不宜售诸外邦,遂携归以飨国人,所作既师古人,亦兼师造化,举凡花鸟、虫鱼、走兽、人物、山水,靡不工妙,赋色布局,别出机杼,力追宋元,而山水尤以水墨见长,烟云缥缈,几欲与米芾父子抗...
2月25日,鲍少游艺术馆开馆暨画展开幕式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省图”)主题馆一楼鲍少游艺术馆举行。据悉,鲍少游后人及学生将480多件鲍少游书画作品以及大量珍贵的画稿、剪报资料等捐献给省图。为了更好地向广大市民展示鲍少游的艺术成就,省图专门打造“鲍少游艺术馆”,并在开馆之际举办“游于艺——画伯的...
此拍品,色彩艳丽,因鲍少游善于运用七宝矿石颜料,(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水晶、云母、珍珠、金银等矿物石组成),此颜料洗练如新,有愈藏新的态势,这是鲍氏从日本请回大唐密宗所用的佛画颜料制作法,如法制练,十分珍贵。绘画手法高超,一是两匹马尾之别,胜者用高古游絽丝描,写马身急剎对马尾自然的摔...
鲍少游 田园风味 立轴 RMB5,000-8,000RMB 85802005-06-10 鲍少游 1954年作 明妃出塞 镜心 HKD40,000-60,000RMB 203522005-05-29 鲍少游 降魔图 镜心 HKD80,000-100,000RMB 508802005-05-29 鲍少游 1946年作 溪口春光 镜心 HKD25,000-35,000RMB 763202005-05-29 ...
作者:鲍少游(1892-1985) 尺寸: 59.5×34cm. 23 3/8×13 3/8 in. 约1.8平尺 年代: 甲寅(1974)年作 质地: 镜片 设色纸本 款识: 中原四望皆秋色,青鸟飞来也白头。甲寅春少游。 钤印: 少游诗画、不即不离 作者: 鲍少游,广东中山人,生于日本,初名绍显,字丕文,又字尧常,画家。历任香港中国美术会名誉...
鲍少游作为20世纪广东以诗、书、画三绝享誉画坛的杰出代表,专研唐宋画法,笔触融汇中外之长,深受同时代学界、艺术界推崇。 山水画方面,鲍少游以其独特范式,表现出烟云变幻、浮光掠影的景象,传统而不失现代,中学而不失西学,写实而不失写意。人物画方面,鲍少游曾以画《长恨歌诗意》和《水浒传人物》组画而享誉一时,后...
所以鲍少游的作品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又有西洋绘画和日本美术的成分还糅合了岭南书画的技法自然而然地体现出了多元文化的艺术特色 鲍少游的画优雅清丽,比起岭南画派的先驱,有过之而无不及 鲍少游(1892~1985) 近现代著名国画大家。以诗、书、画三绝享誉画坛。 擅长花鸟、走兽、人物、山水。其风格精致优雅,严谨清丽...
鲍少游,一位1892年出生,1985年离世的杰出画家,原名绍显,字丕文,又名尧常,以艺名石涛而广为人知。他出生于广东中山前山白石,幼时在日本横滨随母生活。7岁起,鲍少游对绘画表现出浓厚兴趣,无师自通,主要依靠日版《芥子园画集》进行自学。13岁时,他随兄长赴日,同时跟随母亲学习诗文书法,15岁...
鲍少游画风探微 鲍少游是一个一专多能的画家。他以其独有的画风与画学建树在现代岭南画坛上独树一帜。和很多近现代以来的岭南画家不同的是,鲍少游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艺术佳构,在岭南画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还兼擅诗词、文赋,并有画学理论及相关论述行世。 20世纪前期的岭南,无疑是受外来美术影响最为激烈...
春晓北鹃图,这幅画作背后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画中描绘的杜鹃花盛开如血,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画作上的题款是鲍少游在1937年新秋所写,那时正值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平津地区,他以此画表达对家国破碎的悲痛。鲍少游,原名绍显,字丕文,后改名为尧常,艺名石涛。他出生于日本横滨,后随母亲返回中国珠海市香洲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