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个男人一台戏。天宝三年(公元744年),“诗仙”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诗圣”杜甫也在河南一带游玩,正好此时文武双全,“高家霸王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适还在河南商丘,机缘巧合,风云际会,在一个秋高气爽的秋天,在东都洛阳,三人相见了。他们互加好友之后,有过一段浪漫岁月。4...
当然有,那就是杜甫与高适。不对啊,他们不是朋友嘛,不是同游梁园,同床共枕过嘛。事实是发生过,但三人的心境是不同的。对于杜甫,李白觉得这小伙还可以,但对于高适,就觉得他形如一根朽木,不可雕琢。浪漫主义当头的李白,觉得高适的诗过于拘谨,是难入他的法眼的。时间回到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赐金放...
742年,李白在长安遇到了贺知章,两人经常饮酒畅谈,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山东第三次会面,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公元751年,岑参在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一同游玩。732年,高适拜访王之涣,但王之涣不在家,高适赋诗留给王之涣,公元752年,高适辞职后到长安,与崔颢、岑参、杜甫等人在一起游玩,759年,高适与杜甫...
10月12日晚,光华楼东辅楼报告厅坐满了师生,还有不少人站在后排,素有“唐朝神探”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文科资深教授陈尚君登台“给新生的第一堂通识课”系列讲座,以“李白、杜甫、高适交游的真相”为题,在流传千古的诗篇中,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揭开李白、杜甫、高适三人相交的真相。复旦大学古籍整理...
在李白、高适、杜甫三人中,高适的个人情况,和杜甫最为相近。高适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先祖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渤海太守高洪,他的先祖中还出过建立起北齐王朝的高洋。离高适比较近的高侃,是高适的祖父,这个老爷子曾经生擒过突厥的一个可汗,最后因为功勋卓著,曾在死后被允许陪葬唐高宗李治。高适的父亲虽然官职...
人生的阅历成就了高适的命运,也造就了高适特别冷静务实的性格,这使得他和李白杜甫有了明显不同的际遇。高适可以很分明地把公务和私事分开。如果单纯聊感情,他可以和朋友千杯不醉,也可以对朋友雪中送炭,但如果想在公务中谈感情,他只会说不好意思。 重情的高适很适合做朋友,但刚毅的高适绝不会因私废公。 3...
从时间维度来看,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均属“成事”之人——他们留下的诗作,历经千年而不衰;但要回到唐朝当下那个环境,确切地说,惟有高适,才是最终的“成事”之人。 这里所说的“成事”是借用现代词语,是指能把事情做成、达成预定目标之意。而要是回到唐朝,成事一词的意义应当有所变化,就李白、杜甫、...
在唐朝文化圈的历史中,曾有过一次名垂千古的顶礼相遇,那就是李白、杜甫与高适三大诗人的梁园聚会。梁园是西汉梁孝王建造的恢弘庄园,直到唐朝时都是远近闻名的名胜古迹,只不过历经千年摧残,梁王时期的亭台楼阁都变成了高台断壁,一切皆已灰飞烟灭。景色不堪,李白等三人的诗情却高涨不已,他们以酒为伴,一杯接一...
三人中,杜甫是入世的,李白是出世的,高适抱有强烈的用世目标——杜甫眼中的李白与高适 《诗唱大唐》陈尚君 著 凤凰出版社 盛唐最负盛名的诗人,首推李杜,两人于天宝三载(744年)曾有近一年的同游,其间各自有少数作品保存,不多。此后天各一涯,再未谋面。杜甫是恋旧的诗人,此后至少有十多首诗怀念李白。李...
高适,字达夫,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高适三人曾经关系极其要好。杜甫有大量赞美李白的诗篇,李白也称杜甫为兄弟,高适也曾经有过大量诗篇来写李白,三人曾经一起狩猎,夜晚睡在一张床上,盖着一床被子。但是就是这样曾经叱咤风云情投意合的“诗坛三剑客”又是为何分道扬镳了呢?李杜二人相识之时,李白已经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