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高士奇以索相府家奴为梯,见到了权势煊赫的索额图。索额图与高士奇交谈,发现他不仅善于处世,而且知书能文,便将他收作文书。此后,索额图为了在康熙身边放置眼线,不久便将高士奇推荐进宫,理由是此人书法文章俱佳,可为皇上伴读。奇的是,少年康熙初读高士奇的理学文章,竟大加赞赏,见面交谈之后,更...
康熙重重的惩罚了高士奇,让他致仕回乡。要知道和他同等罪名的明珠是抄没家产,索额图是囚禁被饿死。看起来是康熙处罚了高士奇,实则是保住了高士奇。因为在不久之后,康熙就把高士奇再一次召回来,无论是征讨噶尔丹,还是每一次南巡,高士奇都陪在康熙身边。而在高士奇死后,康熙亲自写了悼词,派钦差大臣代替...
而他也是一位出身的史学家,他的书法更是值得推崇,其笔下的书法,是真有水平,楷书中规中矩,法度严谨,而行书洒脱飘逸,有董风赵韵,十分难得,草书更是规范,颠覆了我们的审美和认识,他的书法对今人来说,也是一种高度,是一种难以企及的高度,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吧。
这时期,康熙外巡,高士奇总相伴,先后巡访松亭、塞北、盛京、乌拉、浙江等地。高士奇写下了这样的诗:“塞北松亭载笔频,江南山左扈时巡,旨甘不缺慈帏奉,内顾无忧赖尔身。”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与康熙的“载笔频”,同时也对他夫人的歉意,“内顾无忧赖尔身”。但高士奇毕竟以康熙为重,当南巡江南,康熙二十...
张英与高士奇一个是正四品,一个是正六品,并非位极人臣,也没有立下赫赫战功,却能得此殊荣,实在是难得。张英是康熙六年的进士,自张英入仕以来,靠着自己的才学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每次康熙前往南苑,必定让张英跟随左右。如此便可见康熙对张英的宠信,而张英也是一步一步靠着自己的才华与康熙的赏识,做到了...
高士奇(1644年-1703年),字澹人,号江村,谥文恪,清初钱塘(今属杭州)人。 祖居余姚(今浙江省余姚)。以诸生供奉内廷,为清圣祖赏识,任“南书房行走”大臣,官詹事府詹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左都御史郭琇疏劾士奇“欺君灭法,背公行私,其罪之可诛者四也。”副都御史许三礼又疏劾徐乾学与高士奇“植党营私,...
在康熙一朝,有一位奇人,他出身贫寒,和功勋家族不沾边,甚至连正经科举出身的身份都没有,却能得到皇帝的恩宠,一跃成为朝廷里的大红人。他显贵后,收受贿赂,行不轨之事,皇帝得知后,第一反应不是怪罪,而是如何为他开脱。这个得皇帝如此宠爱的奇人,就是高士奇。在清代想要做官,只有两条路,要不靠科举中榜...
在一次书画拍卖中,高士奇的一幅仿米芾的墨宝以一百零六万元成交。清朝的字卖不出天价,但高士奇的字,却能卖到一百万,这说明高士奇的字,已经得到了现代收藏家的认可。高士奇本来是浙江一个穷书生,但是一手好字,一手好字,一手好字。高士奇考上了国子监,因为他的书法天赋,得到了康熙的赏识。康熙曾经对...
高士奇入南书房当值,每天都是“披星戴月抱烛而出”,有时走得太晚康熙就会派人专门护送他回家,还专门为高士奇定了一条规矩:“高士奇什么时候离去,宫中禁门才可以关上”,高士奇不过是出身寒门的汉臣,能得康熙如此重视确实很不容易,不过人最怕的就是“恃宠生娇”。1645年高士奇出生于浙江绍兴,他的...
张英和高士奇分别是正四品和正六品,虽然不是位高权重之人,也未曾有过显赫战绩,但能够获得这样的荣誉,实属不易。张英在康熙六年中考中成进士,自他步入仕途以来,凭借自己的才华获得了康熙皇帝的器重,每当康熙前往南苑时,总会让张英陪伴左右。可以看出康熙对张英的宠爱,而张英则凭借自身的才华和康熙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