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一)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名不见于史书,力量非凡。每到傍晚采集柴薪,独自穿行在山中,毫不畏惧蛇虎。别人背负柴薪到一百斤就停下了,而髯却背负着两百四十斤,但只卖一百斤的价格。有人感到惊讶询问,髯说:“采集柴薪在山中,每个人都凭借自己的力量。那些人并非不想多...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小题2】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如: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去,去后(友)乃至。 【小题3】此题属开放性试题...
语文高中文言文练习题及讲解 一、翻译题 1. 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其中“之”字的用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所以”在句中的意义。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二、填空题 3. 请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白处的词语。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一)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每暮夜樵采,独行山中,不避蛇虎。所得薪,人负百斤而止,髯独负二百四十斤,然鬻于人,止取百斤价。人或讶问之,髯曰:“薪取之山,人各自食其力耳。彼非不欲多负,力不赡也。吾力倍蓰①而食不兼人,故贱其值。且值贱...
1.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有一个知县因有其他事耽搁晚来了一些,到了考期才拜见胡宗宪。胡宗宪恰巧忘了嘱托这名知县,试卷正好分发在这名知县的房中,于是(徐文长)又没有被取中。 “至期”是“谒”的状语,二者不能断开,排除AC;
高考文言文训练及重点字词解析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豹曰:“敢问金功成名布义,为之奈何?”文侯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往必间豪贤者,因而亲之...
高考语文文言文高频实词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翻译画线句子,1,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2,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3,婴已而试补县吏,高祖戏而伤婴,人有告高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欣欲自疏,时漏密事,玄觉其此意,愈重之,以为楚台殿中郎。(3分) (3)太祖重之,以为新安太守,前后凡十三年,游玩山水,甚得适性。(4分) 答案: 9. 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知识整理与阅读练习题 文言知识的梳理归纳,便于整合记忆,从而将课内知识熟练地迁移到课外,突破文言文 阅读的障碍。 必修上第六单元 10.01《劝学》: (1)通假字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智慧。 ②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有"通"又",再...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负固"的意思是___。 2. "不揪于缣,何以与之争利?"中的"缣"是指___。 3. "浑沌"一词最初是用来形容___。 4. "墨矣"中的"矣"表示___。 5. "虎尾"取自___的典故。 参考答案: 1.固执 2.细碎的丝线 3.宇宙开始形成之前的状态 4.表示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