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民族国家并不包含多民族国家的意涵,更不能用于修正中国的多民族国家;张三南研究认为,恩格斯的民族国家观并未拘泥于民族的语言群体构成是否单一,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分别基于“nation”、“nationality”,若认为中国不是民族国家...
马克思主义对于国家起源,主要有三方面:1)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2) 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原因问题.3) 国家的作用是缓和阶级矛盾.这说明国家产生的作用.非...
许耀桐在《天津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撰文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从事理论研究和社会革命实践中,十分注重国家治理问题,他们创立了具有科学分析、批判否定、探索创新和历史发展等特性的国家治理理论,建构了全面、完整的体系。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阐明了国家治理与国家性质的内在关系,阐证了国家治理是...
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取代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国家机器和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形成了资本主义民族国家。 2.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扩张,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不断地进行领土扩张和殖民地扩张,成为了对外侵略和...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治理理论体系具有多维度、多面向、多层次的视域和浩瀚宏阔的涵容量,既有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实际分析,又有对古代氏族组织治理的历史审视,还有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治理的预测洞见,蕴涵着珍贵的价值和隽永的启迪。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治理理论,对纵贯古...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鼓舞人心的纲领性文献,它声称(并给予了一种希望):一旦一个自由民主国家建立起来,无产阶级及其盟友在数量和组织力量上的不断增长将使社会和政治权力能够和平过渡。但请注意马克思恩格斯观点上的矛盾性,他们预计无产阶级革命首先会在非民主制的德国爆发,而不是在半议会制的英国。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胜利”论可概述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至少是最发达的英法德)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一直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不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尤其不是一个落后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至少在英、美、法、德等国)同时发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均没有专题探讨民族国家理论,对他们而言,民族只是从属于阶级与政治国家的次要性概念,国家也多是限于政治国家。单一民族国家是合于古典自由主义及其早期资本主义的民族国家类型,超民族国家的实质则是资本帝国主义。对古典自由主义、国家学、历史主义、保守主义以及“文明国家”的批判,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并不认同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后建立“工人政府”〔1〕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内战》阐明,巴黎公社是新生的具有社会主义国家雏形的政权。巴黎公社作为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以往历史上的任何国家相比,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国家。 早在184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