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路德|罗马书注释和加拉太书注释 序言 新立威登堡大学在一五一二年聘请了一位青年苦行修道士,担任HolyBible的注释,他的名字是路德马丁。自此以后,路德在该大学讲解HolyBible,凡三十余年之久。但他早在一五一五年便已成为著名的教授。在任教整个时期中,他因别的职责繁重,只讲授了HolyBible中的十三本书。 路...
路德看「信乃是对上帝恩典活泼大胆的信靠,它对上帝的眷爱是如此有把握,以致为它冒死千次都毫不迟疑。」 目前坊间有关罗马书的中文注释及注释译本逐渐增多,但改教家路德的罗马书讲义一直未被译成中文。今喜见此经典作的中译本问世,盼读者有机会一窥路德讲解罗马书的激情与思路的原貌。
而且在呢个时候, 他为此节圣经深受感动: "义人必因信得生。”(罗一: 17) 因此他决定回去威腾堡, 攻读神学博士. 1513-1516 年: 深受罗马书的影响,不认为行为可以救. 并昂言说道:" 我觉得自己得到了重生,经过敞开的门,进入了乐园!” 而且他又惧怕圣 经中的律法, 于是便自己创出惟独信心(sola fides),...
(罗马书1:17) 路德自己后来这么解释: 我极其盼望能理解保罗的‘罗马书’,一切都很顺利,唯一不能解决的就是‘上帝的义’这个用语。我一直以为它是指上帝大公无私,凡行不义者祂必惩罚的意思。我虽是一位无可指责的修道士,但在上帝面前我仍是良心不安的罪人,我也不知道我的善行能否平息祂的怒气。因此我不爱这位...
在此之前,路德就显露出这个思想,1515年,他在研究古文《圣经》时,发现罗马教会宣传的许多东西与《圣经》不符,就提出按古代基督教的本来面目改革教会。稍后,他在读《罗马书》时,就曾注释:“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应当丢弃万事,把尊荣和羞辱都置之度外,而把他所得的尊荣真归于基督,因为他所领受的义和恩赐都是从他而来...
引发卫斯理改革的动力,乃源于其灵性更新的经验;在1738年5月24日晚上,他在参加一群德国莫拉维亚信徒的祈祷会时,听到有人念路德所写的《罗马书注释》〈序文〉,[21]“内心感到异常温暖”,[22] 因此带来他在信仰、神学及宣教热诚的改变。[23] 故此,这两个相隔两百多年而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社会、教会处境...
他借助勒费弗尔的拉丁文本评注,利用伊拉斯谟的希腊文本《新约圣经》及拉丁文注释,同时参看了奥古斯丁的《罗马书注释》、《文字与精义》和反佩拉纠主义著作。《罗马书讲义》中充斥着对经院学者和异教哲学家的攻击,他发现经院新学甚至整个经院哲学对保罗的解释存在很大的问题。通过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律法之义与圣经之...
马丁•路德全部作品:马丁路德文选,路德劝慰书信,心灵面包,基督徒的自由,基督教经典译丛:《加拉太书》注释,心灵花园(修订版),罗马书讲义,协同书-路德教会信仰与教义之总集,马丁·路德基本神学著作,马丁·路德桌边谈话录
1516年注释讲解《罗马书》期间,路德对陶勒的德语布道词发生了兴趣,这是其大学同学和好友约翰·兰(Johann Lang)从一个维腾堡妇女那儿得到并转赠给他的,路德阅读时做的批注至今仍保存着。路德极为珍视从这种神秘主义经验中得来的智慧,这与经院神学家通过思辨得到的智慧极为不同。在此,神秘主义经验的重要意义得到了强调...
在这期间, 路德在威丁堡大学主要讲授《旧约全书》中的《诗篇》和《新约全书》中的《罗马书》、《加拉太书》等经书。除授课外, 他还钻研希腊文和希伯来文,撷取人文主义者对古代语言研究的成果, 注释《圣经》[2],并探讨人文主义、神秘主义[3]、城市异端[4]以及宗教改革家约翰·威克里夫[5]和约翰·胡斯等人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