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之,饶漱石在华东区具有重要地位,可视为粟裕的上级。然而,关于饶漱石与陈毅的关系,不能简单称其为上下级。两人各有其分工领域,陈毅主要负责军事作战,而饶漱石则主管军事行政及后勤。因此,虽然饶漱石地位较高,但不能认为他是陈毅的直接领导。两者各司其职,共同为华东区的军事发展作出贡献。
在报告中,饶漱石还专门强调了全军要服从粟裕指挥的问题,他说:“中央对各兵团服从中央服从前委的领导有所了解,曾反复指示全军要服从粟裕同志的指挥。可是有些同志竟闹无纪律无政府的现象,不尊重前委的领导,不服从粟裕同志的指挥。中央责成华野前委要开这一次会议,展开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斗争,加强纪律性来保证...
这一次,情况与济南战役完全不同。各纵队严格按照粟裕的统一部署行动,没有一支部队擅自改变作战计划。第9纵队被安排在预定位置设伏,一直到接到命令才开始行动。第7纵队负责阻击任务,也是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展开。粟裕在战后的总结中说:"这次作战,显示出我们的部队已经有了新气象。命令一下,各部队马上就位,配合默契...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主席将这样一支大军交给粟裕,充分说明了他对粟裕能力的绝对信任。为此他一步步地为粟裕铺平道路,为他营造了绝佳的指挥环境,可以使他心无旁骛地发挥自己罕有的军事才能。1948年10月23日,粟裕挥动了指挥鞭。除鲁南纵队留守济南以外,华野全军38万人兵分四路,浩浩荡荡地向淮海进军。浩浩雄...
粟裕这么做,自然是关心领导的身体,但饶漱石却对他起了疑心,因为粟裕一向跟陈毅关系密切,而自己和陈毅又一向有矛盾,粟裕背着自己给中央发电报,让他离开上海去北京治病,是不是在故意把他支走呢?而且,毛主席一见到电报就立即同意了,还让粟裕亲自护送,是不是也有孤立自己的意思?到这儿还没完呢?饶漱石离开...
粟裕今天的简史档案馆就跟大家聊聊粟裕渡江作战前后的详细细节。蒋介石不得已重用汤恩伯对付粟裕淮海战役结束第三天,也就是1949年1月12日,毛主席下令华野和中野休整两个半月,准备渡江战役,待命出动。粟裕是个急性子,一收到命令后,立马将华野改番号为第3野战军,整编为第7、第8、第9、第10等4个兵团,自己则...
毛主席选择粟裕执行任务,原因有二:第一,粟裕长期担任第三野战军指挥官,积累了丰富的指挥经验。第二,毛主席自苏中战役起,便对粟裕给予了完全的信任与倚重。另一边,国民党海军与空军频繁骚扰沿海各地,此举既是战争胁迫,也严重制约了沿海贸易的发展。面对诸多威胁,毛主席最终为粟裕设定了明确的时间限制。1949年末...
粟裕在华东军政委员会任职期间,负责华东区的军事训练工作。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粟裕被授为大将军衔,并位居开国十大将之首。第三位是马寅初,浙江嵊县人,著名的教育家和人口学家,曾任上海商科大学教务长等职。马寅初长期致力于学术研究,像著名的经济学巨著《经济学概论》,就是由其编纂完成的。上世纪四十年代...
他被委以重任,要全权指挥好多个纵队。豫东战役就像是他手中的一把宝剑,这宝剑要想舞得好,可不容易,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当时部队里存在着一些无纪律的现象,这就像队伍里的害虫,会慢慢腐蚀掉整个军队。粟裕将军心里明白得很,只有像铁一样坚硬的纪律,才能打造出一支打不垮的队伍。10月的曲阜,秋风一吹,...
粟裕和饶漱石搭伙干活,一晃就是七八年,这时间可不比和陈毅共事的时候短。所以啊,一说到粟裕,饶漱石这个名字就像影子一样跟在后头。特别是那时候有个传言,说粟裕“跟着饶漱石,反对陈毅”,这事儿更是给两人的关系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今儿咱们就来聊聊,粟裕和饶漱石到底啥关系?“随饶反陈”这事儿,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