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多种原因,给华东局及饶漱石的五条建议未得完全解决。粟裕晚年忆及此事,深感遗憾。仅第5条问题已获解决。尽管部分建议未落实,但毛主席采纳了粟裕关于华东海军暂不赴青岛的提议,并维持其指挥权。9月,粟裕带领三野代表前往北京,参与全国政协会议及开国大典。大会上,粟裕承诺将竭尽全力,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达成解...
1949年3月上旬,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但由于生病,粟裕未能参加。毛主席得知后派遣饶漱石、谭震林等人前去慰问。当然,除了前来关心粟裕的病情,饶漱石在闲聊时透露了一个重要任务:毛主席有一个“以打促和”的计划,即计划让第三野战军在3月中旬攻占浦口,对南京进行炮击,通过战争来加速和平进程。毛主席希...
9月27日,毛泽东致电饶漱石:“到华野前委后,可帮助工作一个时期。”这里的“帮助”,是指帮助粟裕调整内部关系。第二天,毛泽东专门给华野去电:“你们召集全军师以上干部在曲阜开一次大会,很有必要……”10月1日,粟裕和饶漱石在商量后,确定了第二次曲阜会议的议程,其中第一条就是由饶漱石报告并传达中央关于...
话说有一天,帅克开口聊起了饶漱石和粟裕。他说啊,这两人关系铁得很,工作上那是默契十足,私下里也是交情不浅。要说他们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就像是鱼儿离不开水,粟裕离不开饶漱石,饶漱石也离不开粟裕,就这么简单直接。说说“粟不离饶”的故事吧。粟裕大将军啊,要是没了饶漱石这位大当家的鼎力相助,他可能...
要知道就在6天后,粟裕就下定决心,将淮海战役原定的日期提前两日举行(又是事前不请示),饶漱石当时就劝,不如给中央写个检讨报告,粟裕只是回了一句:“这个检讨报告迟早是要写的,等打完这一仗再说吧。”一既然要聊这封批评电文,自然答案还是要从电文中去找,毛主席电文中所提到的“子虞电”、“未寒电”...
简述之,饶漱石在华东区具有重要地位,可视为粟裕的上级。然而,关于饶漱石与陈毅的关系,不能简单称其为上下级。两人各有其分工领域,陈毅主要负责军事作战,而饶漱石则主管军事行政及后勤。因此,虽然饶漱石地位较高,但不能认为他是陈毅的直接领导。两者各司其职,共同为华东区的军事发展作出贡献。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这五条向华东局以及饶漱石提出的建议最终未能彻底解决,粟裕在晚年回忆时说道:仅有第5条被解决了。尽管这些提议未能完全达成,但是毛主席认可了粟裕关于华东海军暂且不北上青岛的提议,并且依旧让粟裕负责指挥。9月时,粟裕带领三野代表团参加了于北京举行的全国政协会议以及开国大典。在大会上,粟裕...
但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没有真刀真枪的战斗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粟裕曾评价饶漱石:不懂军事,一有动静就害怕。事实证明粟裕的想法是对的,饶漱石不适合当兵打仗,他太过优柔寡断,而且随着年龄渐渐增长,他的路也渐渐走偏了,在1953年的时候他居然妄想分裂党,这种错误是不可饶恕的,很快他就受到了批判,为自己的行为...
从客观层面来看,粟裕和饶漱石配合得还可以,饶漱石确实帮了粟裕很多,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不过,正因为饶漱石总是公开赞扬粟裕,后来建国后粟裕才受到一些影响。但说回来,粟裕心里可能并不是特别欣赏饶漱石。黄花塘事件中的粟裕 提到粟裕在建国后受到的打击,不得不提到陈毅。其实,很多人认为粟裕的遭遇是因为...
在报告中,饶漱石还专门强调了全军要服从粟裕指挥的问题,他说:“中央对各兵团服从中央服从前委的领导有所了解,曾反复指示全军要服从粟裕同志的指挥。可是有些同志竟闹无纪律无政府的现象,不尊重前委的领导,不服从粟裕同志的指挥。中央责成华野前委要开这一次会议,展开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斗争,加强纪律性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