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译文】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
大自然的宁静、禅院的清幽使他心情愉悦,充分感受到风景的美好,体味到远离尘世的快乐。 赏景之余,诗人提笔写下了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 02 字词释义 诗题中的破山寺,即今江苏常熟虞山北麓兴福寺。禅院,是指寺院。这是一首题写在寺院墙壁上的题壁...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注释】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 寺:这里指兴福寺,南朝时修建。 禅(chán)房: 僧人居住的房屋。 籁(lài):声响。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繁华世界,市井喧闹,人语嘈杂。奔波于其中,久了,便会被一些浮华所吸引,所牵挂,于是忘记了最初的心愿,忘记了最初的自己。名和利,像是两只挂着鱼饵的钩子,一旦被它们钩住...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赏析】首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这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唐代咏寺诗为数不少,且有很多佳作 。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构思独具特色 ,它紧紧围绕破山寺后禅房来写,描绘出了这特定境界中所独有的静趣。 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落笔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早晨...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常建游览破山寺后禅院时所作。破山寺,即兴福寺,位于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麓,始建于南齐,到唐代已属古寺。常建在此游览时,被寺院的幽静环境所触动,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清晨游览破山寺后禅院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
标题题破山寺后禅院 作者常建 年代唐 内容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注释【注解】: 1、破山寺:即兴福寺,今江苏省常熟市北。 2、万籁:一切声响。 3、磬:和尚念经时敲的一种乐器。 【韵译】: 清晨我信步来到破山寺, 朝阳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