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串联超前校正 (1)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形式。 (2)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作用:可以增大相角裕度γ,也使剪切频率ωc略有增加。 (3)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适用条件:使原系统满足稳态误差的设计要求后,相角裕度γ不满足设计要求,剪切频率ωc...
第六章_频率法校正 第六章频率法校正 如何设计出满足给定性能指标要求的控制系统 §6.1频率校正法的基本概念 一、系统性能指标1.时域指标静态指标:动态指标:2.频域指标开环频域指标c()Lh()(GM)K闭环频域指标bpMpbM(0)ess ;K ts tr tp% N 二、校正...
1、 校正:校正:采用适当方式,在系统中加入一采用适当方式,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参数可调整的装置(校正装置),用些参数可调整的装置(校正装置),用以改变系统结构,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以改变系统结构,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性能,使系统满足指标要求。能,使系统满足指标要求。第六章第六章 频率法校正频率法校正6.1 频率校正法的...
第五章——频率法(频率法校正) 1.串联超前校正 (1)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形式。 (2)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作用:可以增大相角裕度γ,也使剪切频率ωc略有增加。 (3)串联超前校正装置的适用条件:使原系统满足稳态误差的设计要求后,相角裕度γ不满足设计要求,剪切频率ωc已满足设计要求或略小于设计要求的系统。
频率法校正 §6.1频率校正法的基本概念 一、系统性能指标 1.时域指标 静态指标:ess;K 动态指标:tstrtp%N 2.频域指标开环频域指标c()Lh()(GM)K 闭环频域指标bpMpbM(0)二、对数幅频特性与系统性能关系 ①如图所示的系统,无差度除数ν=1,开环放大倍数K=10,其稳态误差Kp=∞Kv=10。•②为了使系统...
频率法校正 2 年前· 来自专栏 控制理论 不求上进的年轻人关注超前校正 (1-1)aGc(s)=1+aTs1+Ts a=R1+R2R2>1, T=R1R2R1+R2 (1-2)ωm=1Ta (1-3)φm(ωm)=arctana−122=arcsina−1a+1 (1-4)Lc(ωm)=20lg|aG(jωm)|=10lga 滞后校正...
§6-1校正的基本概念 §6-2常用校正装置 §6-3串联校正 §6-4反馈校正 一、频率法校正原理 频率法校正的实质是用校正装置改变系统频率特性的形状, 从而改善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 二、串联校正和反馈校正 常用的校正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校正装置串联在系统的前 向通路之中,称为串联校正,如图6-2所示。另一种是...
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超前校正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所加的校正装置的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量,改变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并要求校正网络最大的相位超前角 φm出现在系统新的剪切频率处,使校正后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低频段的增益满足稳态精度的要求;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的斜率为-20db/dec ,并具有较宽的频带,使系统具有...
4、,可分为:无源校正装置无源校正装置: : 自身无放大能力,通常由RC网络组成,在信号传递中,会产生幅值衰减,且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常需要引入附加的放大器,补偿幅值衰减和进行阻抗匹配。 无源串联校正装置通常被安置在前向通道中能量较低的部位上(参见书最后附表) 。 有源校正装置:有源校正装置: 常由运算放大...
第十三讲 频率法进行串联校正 在设计、分析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方法是所谓频率法。应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校正,其目的是改变频率特性的形状,使校正后的系统频率特性具有合适的低频、中频和高频特性以及足够的稳定裕量,从而满足所要求的性能指标。 频率特性法设计校正装置主要是通过对数频率特性(Bode图)来进行。开环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