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诵芬主持歼八飞机的气动力设计,任歼八飞机型号总设计师,解决了大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方向安定性问题和跨音速的飞机抖振问题;担任歼八Ⅱ飞机总设计师,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法,把飞机的各项专业技术综合优化于一个机型中;主持了主动控制验证机的研制;与俄罗斯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院合作研究远景飞机布局等 [3] [9]。 学术...
回忆起当年报考的情况,顾诵芬说:“考完浙大就考清华,考场很远,大家凑了钱,打出租车跑到清华考点,在现在的复旦大学附近。”“清华的题目比较容易,全能答完。所以我很有把握,清华肯定能考上。最后考的是交大。交大的中等,难度在浙大与清华之间,交大也考上...
亲身经历这样一幕,他便明白,没有航空,国家就得受人欺负,“我以后想造飞机”,报国的信念在小小的顾诵芬心里扎了根,那一年,他只有7岁。七、八年后,待他们一家搬到上海生活后,顾诵芬再次目睹了日本兵营被美国飞机轰炸,他再一次体会到了航空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马凤山带着遗憾走了很多年后,顾诵芬,成为新一代国产大飞机的推动者。2001年,国内因为新一代国产大飞机,争执不下。71岁的顾诵芬为此奔波数月,整理出调研结果:军用大型运输机,有70%的技术,可以和民航客机通用。如果中国能造出军用大型运输机,那么必然有能力,制造出民用国产大飞机!当时,很多人并不同意搞大型...
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26岁的顾诵芬作为首批核心成员,参加了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的亚音速喷气式中级教练机“歼教1”的研制工作,并担任气动组组长。在大学时,顾诵芬只学过螺旋桨飞机的设计课程,并不了解喷气式飞机。为解决机身两侧进气难题,他来到北航图书馆从头学起。他回忆道,“...
那一年,顾诵芬7岁,是燕京大学附小的一名小学生。那一天,“造中国人自己的飞机”这个念头,深深扎根在顾诵芬心中。随父母来到上海后,顾诵芬便开始自己看着书做航模。从科学杂志中,他知道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模型制造方法,慢慢对“搞飞机”有了兴趣。考大学时,他同时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航空工程...
童年的记忆总是铭心刻骨,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选择。顾诵芬就是这样。7岁时那如噩梦般的一场轰炸,好像一下把他炸醒、炸大。也因为这,催生了他毕生为之献身的梦想。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肆无忌惮地盘旋在中国东北、华北的领空,轰炸中国兵营之时,顾诵芬正在燕京大学...
那天的经历,永远刻在顾诵芬心头。从那时起,他就立志投身航空事业,保卫祖国的蓝天。相比那个时代大多数同龄人,顾诵芬是非常幸运的。父亲顾廷龙毕业于燕京大学研究院国文系,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母亲潘承圭出身于苏州的名门望族,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知识女性。这样的家庭,让他有机会从小培养兴趣爱好。哥哥从教会学校给他...
顾诵芬是中国航空工业飞机设计大师,2020年11月18日,获第十三届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2021年11月3日,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2年5月,获“2022感动中国人物”荣誉。▲04 展望未来 2009年2月10日,顾诵芬在中国航空工业大型电视专题片《龙腾东方》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中国决定举全国之力制造国产...
△顾诵芬从小爱玩汽车、火车、坦克 炮火中与飞机结缘 让顾诵芬魂牵梦绕一辈子的就是这两个字“飞机”。他出生于江苏苏州书香世家,5岁那年,父亲顾廷龙应邀到燕京大学任职,全家迁居北京。△在北京全家合影 △在燕京大学适楼前全家合影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疯狂轰炸29军营地,低空中的轰炸机就从顾诵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