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30名患者的PD-L1表达为阴性(占53.6%),19名患者的PD-L1表达为弱阳性(TPS分数在1%-49%之间),而7名患者的PD-L1表达TPS分数超过了50%。通过持续跟踪和随访,我们发现这些患者使用ALK靶向药阿来替尼的治疗效果差不多,也就是说,患者是否从靶向药物中获益与PD-L1表达无关。更令人惊讶的是,如果患者PD...
Imfinzi是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与PD-L1蛋白结合,阻断PD-L1与PD-1和CD80蛋白的相互作用,对抗肿瘤的免疫逃逸策略,释放对免疫应答的抑制。Lynparza则是一种“first-in-class"的PARP抑制剂,也是首个合成致死靶向治疗药物,用于靶向带有同源重组修复(HRR)...
诱导PD-L1二聚并抑制PD-1:PD-L1相互作用 通过晶体结构研究,一些化合物被证明通过诱导PD-L1二聚化来抑制PD-1:PD-L1相互作用。例如BMS的小分子抑制剂倾向于首先与一种PD-L1单体相互作用,然后形成二聚体,以获得稳定性优势。而Incyte和Arbutus还利用了PD-L1二聚体中固有的C2对称性,通过对称化其分子来获得更大...
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在探索小分子药物作为PD-1/L1抑制剂以规避治疗性抗体的缺点。 另外,与PD-1/L1抗体相比,口服小分子药物可以很容易地渗透到组织中,因此可以针对细胞外和细胞内的目标来促进抗肿瘤免疫,实现对肿瘤微环境的调节,甚至有望将“冷”肿瘤转为“...
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和抗血管生成靶向药仑伐替尼被称之为“可乐组合”,几乎在很多恶性肿瘤里都开展有临床试验,而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被批准用于EGFR和ALK阴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相应的标准是如果PD-L1表达大于50%可以单用PD-1,如果PD-L1表达小于50%则需要和化疗联合使用。
HLX43是一款靶向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新型ADC药物,由高度特异性的全人lgG1 PD-L1抗体分子、可裂解的新型连接子-荷载毒素偶联制备而成,其药物抗体比(drug-to-antibody ratio, DAR)约为8。 HLX43的荷载毒素为一种新型DNA拓扑异构酶I(Topoisomerase I)小分子抑制剂,通过造成DNA双链断裂,阻断DNA复制,从而导...
我们都知道PD-L1是属于目前批准的免疫治疗药物的靶标,比如度伐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都是属于靶向PD-L1的抗体药物。试想一下,如果将一个靶向PD-L1的抗体偶联一个毒性小分子,类似DS-8201的那种药物作用机制,这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HLX-43的分子式结构 ...
目前,在肺癌领域,有关于Nivolumab及Pembrolizumab的研究远多于同类药物,这也与O药及K药获批较早(2014年)有关。 而作为第三个PD-1,首个PD-L1单抗,T药研究数目明显少于O药和K药。Cemiplimab作为全球第6款PD-(L)1单抗,由于上市时间较晚,相关研究也仅有3项。通过研究情况可以发现,国际Pharmas在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投...
PD-1/L1抗体可以说是目前癌症靶向药物研发中的“超热”赛道。然而,单抗存在诸多固有缺点,包括口服生物利用度差、延长的组织滞留时间和半衰期、较差的膜通透性、运输储存等方面的弊端,另外,抗体药物成本较高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在探索小分子药物作为PD-1/L1抑制剂以规避治疗性抗体的缺点。
上面就是HLX43的作用机制,药物和肿瘤细胞的PD-L1结合,就可以在肿瘤细胞周围释放毒素,进而对癌细胞造成杀伤。目前HLX43这款药物已经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皮疹,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试验,在中国同步开展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目前HLX43已经实现了首个临床试验患者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