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是一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无偏向性地检测生物体内所有小分子代谢物的动态变化的技术。由于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会最终体现为代谢物的变化,因此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在动物生长发育、疾病生物标志物(Biomarker)筛选、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原理简介 LC-MS非靶...
非靶向代谢组学依托液质联用(LC-MS/MS)技术,通过正离子(pos)和负离子(neg)两种数据采集模式,对样本中的未知代谢产物展开全面、高效率的检测与分析。在样本经过前处理代谢物提取后,首先通过色谱技术将各代谢物进行分离,随后利用质谱进行详细检测。以下为质谱检测过程中所涉及的仪器型号及相应的色谱、质谱条件...
3. 离心10 min(13000 rpm ,4℃),取150 μL上清液装入带有支脚内衬管的LC-MS进样小瓶中进行分析; 4. 质控样本(QC)由所有样本的提取液等体积混合制备而成,QC的体积与样本相同。 B 生物学重复数 动物样本:6-8次以上生物学重复 菌体/菌液:6-8次以上生物学重复 临床样本:30次以上生物学重复,罕见病尽量多...
非靶向代谢组学是将生物体所有内源性代谢物作为研究目标(广筛),重点在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现寻找其种具有显著变化的代谢物质(差异代谢物),并构建代谢通路以解释代谢物于该生命体的关联 2 LC—MS的优势 作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代谢组学已经被广泛运用在植物学、微生物学、药理学、临床医...
本篇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赵勇、张宏福及其团队发表的文章,本研究作者运用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转录组测序的多组学技术探究高脂肪饮食(HFD)诱导的肥胖与男性生育能力下降和人类精液质量下降有关。研究结论 作者首次发现,海藻酸寡糖(AOS)可以改善肠道微生物群(A10-FMT)的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来改善...
2021年11月,宁波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王春琳团队在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Metabolic Changes in Scylla paramamosain During Adaptation to an Acute Decrease in Salinity”的研究成果,通过LC-MS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发现了氨基酸和能量代谢是参与青蟹适应盐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而脂质代谢物起辅助作用。
在本研究中通过非靶向LC-MS代谢组学方法,运用多变量和单变量分析阐明地黄根中代谢产物的积累和代谢网络,比较地黄根在三个发育阶段的代谢谱。为中药地黄的质量控制和治疗机理奠定研究基础。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1. 实验材料培育及分组 采集三个发育阶段的地黄根,即延伸阶段(E),扩展阶段(T)和成熟阶段(M),...
2.2代谢组学实验结果稳定性分析经LC-MS质谱分析和QC矫正后,对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液样本间的正负离子模式分别进行PCA和OPLS-DA分析,结果显示,无监督PCA模型下分离趋势不明显(图1a~1b),经过监督的OPLS-DA模型显示较好的分离效果(图1c~1d);200次置换检验(permutationtest)提示实验结果稳定,可重复性好(图...
非靶向代谢组学主要是针对生物体内代谢的全面生化信息,通过对一定生理状态或特定条件下几乎所有代谢产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寻找和鉴定差异代谢物。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及蛋白组学相比,作为系统性代谢物分析平台,非靶向代谢组学在代谢物相关疾病诊断标志物的开发与验证以及代谢物相关信号通路机制研究等方面都具有...
非靶向代谢组学(Untargeted Metabolomics)主要是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自建数据库或公共数据库对样本中代谢物进行搜库定性和相对定量的代谢组学方法,具有高通量、广覆盖的特点。主要研究思路针对对照组和处理组中检测到的代谢物通过单维和多维统计方法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再进行代谢通路分析进而阐明机体的作用机制,或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