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细则》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调整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或者收费标准的,原则上应当至少于施行前30日,在经营场所、官方网站、公众号等醒目位置,业务办理途径的关键节点,对新的支付业务收费项目或者收费标准进行持续公示,在办理相关业务前确认用户知悉、接受调整后的收费项目或者收费标准。 “这一规定给了老百姓充足的知情...
《条例》将监管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升为行政法规,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联、网联等清算机构第一时间表示,《条例》构筑了非银行支付业务监管的基础框架和主体内容,将进一步推动非银行支付服务的全面、科学监管,有利于支付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支付宝:《条例》为支付机构的未来发展打下良性竞争和规范...
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的首部行政法规出炉。12月17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业内人士表示,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快速发展,制定专门行政法规,将非银行支付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进一步纳入法治化轨道进行监管,旨在促进非银行支付行业规范健康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
《实施细则》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调整支付业务的收费项目或者收费标准的,原则上应当至少于施行前30日,在经营场所、官方网站、公众号等醒目位置,业务办理途径的关键节点,对新的支付业务收费项目或者收费标准进行持续公示,在办理相关业务前确认用户知悉、接受调整后的收费项目或者收费标准。 “这一规定给了老百姓充足的知情...
12月17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表示,出台《条例》,将监管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升为行政法规,进一步夯实非银行支付机构(下称“支付机构”)规范健康发展法治基础,有利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稳定各方预期,激发市场活力,也有利...
“征求意见稿充分考虑新旧分类方式平滑过渡,不会改变支付机构已取得的支付业务许可范围,预计不会对支付机构的业务连续性及用户使用体验产生影响。”一位业内人士说。记者了解到,过渡期满,中国人民银行将通过换发支付业务许可证,对存量支付机构设立条件进行审核。根据征求意见稿明确的新旧支付业务衔接方式,监管机构设置...
中国人民银行令〔2024〕第4号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已经2024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第5次行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行长 潘功胜 2024年7月9日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
12月17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条例》共6章60条,重点规定了四方面内容:一是明确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定义和设立许可;二是完善支付业务规则;三是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四是明确监管职责和法律责任。
非银行支付机构是我国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有生力量,加强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是支付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当前,支付机构年交易量超1万亿笔、金额近400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电子支付业务总量的约八成和一成,日均备付金余额超2万亿元,服务超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中信证券研报称,条例正式落地,明确...
2023年12月17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条例》”)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将监管法规的位阶提升到行政法规层面,从而将非银行支付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进一步纳入全链条全周期法治化轨道进行监管。 《条例》从相对宏观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