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川文集初本》是由安徽巡抚采进的一部古籍。古籍简介 《震川文集初本》·三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四库提要 明归有光撰。有光有《易经渊旨》,已著录。是编为其子子祐、子宁所辑。前有万历三年周诗《序》,所谓昆山本者是也。其中漏略尚多,故其曾孙庄又裒辑为四十卷,而有光之文始全。相传子宁改窜...
归有光主要作品为震川文集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等。1、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借一轩以记三代...
《震川文钞》序 (清)张士元 《震川文集》有昆山本、常熟本,皆不全,且为后人所涂乙,颇改旧观。最后其曾孙庄出所藏钞本,商订于虞山①而刻之。虽亦不免移篇改字之误,然赖有此刻,人始得见其大全。余生平颇嗜熙甫文,独病其集中间有应酬率易之作,不适于读也。因手录其尤可法者若干首,即用熙甫读《史记...
著有《震川文集》、《易经渊旨》、《诸子汇函》、《文章指南》等。归有光的诗文初由其族弟归道传于万历二年 (1574) 刊刻,题名为《震川先生文集》,凡二十卷。世称为“常熟本”。继而有其子归子祜、归子宁编次,由书商翁良瑜于万历四年(1576年)刊刻的《归先生文集》,凡三十二卷,附录一卷。其时书商寓居昆山,...
震川文集代表作除项脊轩志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别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朝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代表作除《项脊轩志》外,有《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思子亭记》。其文风后人评价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具体而言,选材上多着眼于家庭琐事,以此表现母子、夫妻、兄弟等之间的...
《书归震川文集后》是清代曾国藩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书归震川文集后 近世缀文之士,颇称述熙甫,以为可继曾南丰、王半山之为之。自我观之,不同日而语矣。或又与方苞氏并举,抑非其伦也。盖古之知道者,不妄加毁誉于人,非特好直也。内之无以立诚,外之不足以信,后世君子耻焉。自周《诗》有《崧...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嘉靖四十四年(1565)60岁时始中进士,授湖州长兴县知县。后任顺德府通判,专门管辖马政。隆庆四年(1570年)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修《...
《归震川文集》是明万历四年翁良瑜雨金堂刊本。明代归有光撰,门人王执礼校,共二九卷 ,本文集主要是对归震川先生文章的归纳总结。简介 书前附“归先生文集小引”,题名下有篆书朱文长方印两方,印文依次为“双鉴楼藏书印”、“佩德斋珍藏印”,后题“万历三年十月既望门生周诗拜书”。文集目录题名下有“双鉴楼...
答: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主要作品为《震川文集》(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等)。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 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 思路分析与延伸: (1)作者介绍: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太仓州昆山县(今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