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产业的“卡脖子”技术,是我国要不来、买不来的关键核心技术,高水平创新人才则是破解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关键因子”,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短缺的问题不容忽视。 2022年8月1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深圳举行。图为集成电路EDA ...
门槛高、周期长,而且由于很多关键环节的基础研究难题在其他技术领先国家已经被攻克,我国的研究属于“重复造轮子”,对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无益,难以凭此申请项目经费、评奖等,导致一些高校对集成电路基础研究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
集微网报道,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短缺之苦久矣。截至2019年年度,我国直接从事集成电路产业的人员规模在51.19万人左右。按照此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的预计,到2020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规模约为72万人,集成电路当前人才缺口在20万人以上。具体到各个细分产业链环节,又...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一直以来面临着人才短缺、产学脱节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集成电路行业迅猛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业内人士指出,人才缺口将是制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加快人才培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集成电路人才短缺具体到各个细分产业链环节,...
集成电路产业的“卡脖子”技术,是我国要不来、买不来的关键核心技术,高水平创新人才则是破解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关键因子”,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短缺的问题不容忽视。 2022年8月19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深圳举行。图为集成电路EDA 开发应用项目比赛现场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枢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关系国家安全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集成电路产业的“卡脖子”技术,是我国要不来、买不来的关键核心技术,高水平创新人才则是破解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关键因子”,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短缺的问题不容忽...
到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专业人才缺口将近25万,而且存在结构性失衡 文:陈伊凡 4月22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一年前,清华大学已率先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华强告诉《财经》记者,设立集成电路学院的想法在那之后就开始论证。集成电路学院将招收本科生、专业型硕士生、学术...
到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专业人才缺口将近25万,而且存在结构性失衡 文|《财经》记者 陈伊凡 编辑|谢丽容 4月22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 一年前,清华大学已率先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华强告诉《财经》记者,设立集成电路学院的想法那之后就开始论证。集成电路学院将招收本科...
应用型人才的缺乏,同样是国内集成电路人才短缺的问题之一。 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 年版)》统计,企业对于工作经验在 3-5 年的人才需求量最大,占比 32.09%,且这一比例从 2017 年起逐年递增。与往年相比,不要求工作经验以及要求工作经验为 1 年以下的企业比例明显下降。
“要把微电子学上升为一级学科,使之与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发展相适应。”12日,新时期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战略论坛暨《集成电路产业全书》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该全书的主编、中科院院士王阳元在讲话时特别提到了学科升级一事。此话一出,引来一片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