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有前后阕句句用叶韵者,而此词上下阕各三平韵,应为其变体。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此...
可见,两首词呼应的意象是雁。《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明写别后的思念,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表现了词人因惦念自己的丈夫,盼望锦书到达,遂从舟中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词人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注释】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小题1】根据语境,完成对话。(x^2+2x+3x+2x+1)/(2x+3)【小题2】本词以景开篇,以情点题。结合具体诗句,谈谈“思念之痛”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鉴赏《一剪梅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词鉴赏。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注:此词是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小题1】B【小题2】C (1)B.“而且以此直露地抒发自己的孤独感”“一位形只影单的少妇形象,便鲜活地站在读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注】玉簟(dia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5.根据语境,完成对话。(2分)这首词写的是秋天的时节,从(1)荷花凋谢和竹席浸凉可以看出。第一句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2)孤寂的环境...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花自飘零水自流”比喻岁月流逝,词人不见丈夫归来,内心极度悲伤,感伤在夫妻分离中的年华易逝。 B...
“锦书”没有收到:第一点:由上片内容“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可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作者因为没有收到信,只能孤寂的赏月;第二点:由下片内容“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知,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
李清照 一剪梅 翻译红藕香残玉箪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