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凡夫随顺觉性:这指的是生活在生死烦恼中的人,如果他们中有人交上了善友、遇到了善知识,善知识教他们修学佛法,开悟自己本有的清净圆觉性,由此悟性而发现世上的一切生生死死、起起灭灭都是妄想幻相,于是就会知道自己这一生,原来都是自性因无明所生出的尘劳思虑,如果能将此尘劳思虑永远断除,就能得到...
所以,解脱觉悟的关键,是看穿虚幻本质,顺应本有觉性,拂去心灵尘埃,回归清净本心。二 随顺觉性的内涵解析 (1)认识觉性 觉性是潜藏在每个人内心的清净、光明、智慧本性,好似被乌云遮蔽的太阳,即便常被忽略,却始终存在。我们能通过修行和自我反省发现它。觉性不受时空限制,是认知世界、体悟真理的根本。深度...
一执着,心就停留在这个地方,反而被法界净所障,始终认为这个境界非常好,因此证不到最高的如来境界,所以还是不得自在,所以称为「凡夫随顺觉性」。 所以感觉到这种清净的快乐,不执着就好了,继续用功,就能由凡夫随顺觉性,超越到贤位菩萨随顺觉性。 贤位菩萨随顺觉性一 初开始修行是凡夫菩萨,达到六根清净,法喜充满...
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这段话对我来说就是:现在或后来,专业修行或非专业修行的人,要看见、热爱或尊重眼前的现实存在;如果你不能热爱或尊重眼前的现实存在,心对它有种种议论或改造的想法,看见它——这是心的活动,这成心的世界,转而向内来了解它;要看...
才会现出实相,实相就是圆觉,就是自己本有的圆觉自性。圆觉中一法不生,故而诸法平等;圆觉中本无地狱天宫,故皆为净土;圆觉中本无智慧愚痴,故皆是般若;圆觉中本无所住、本无分别,诸法圆满,自性本具,不可违背,是名随顺。师兄对随顺觉性的解悟是对的。孔德举:受益匪浅,感谢老师的细致讲解!
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一切烦恼,放下就是解脱,烦恼即菩提;法界本具无不遍满的圆觉智慧,知觉明了一切现象,犹如虚空,无量无边。到了这个境界就叫做佛了,这个觉性叫做如来随顺觉性。如果您对我的文章感兴趣,想看到更多的佛理智慧,欢迎在下方留言点评,或者在...
后两句不是说懵懵懂懂的对一切事物不了知不分别,而是随顺觉性的的时候,不了知而觉性自然了知,不分别而觉性自然分别。 这是语言上的描述,但是真正的体会呢,这是单纯的觉性的状态——我们的心理状态,随顺为觉性,不减一分不添一毫。要理解起来很难,而理解直至完全做到那更难。一切时,随顺觉性。这里面没有渐...
七、“有性无性,齐成佛道”,这里的“有性无性”,其实就是佛教之中所说的“有情无情”,佛在这里强调的是,一切众生的本来就具足佛性,也就是成佛的一切因缘,只是由于众生迷悟而未觉悟成佛而已,一旦觉悟成佛,也就是证悟“如来随顺觉性”的境界,就会真正的明白,其实“有性和无性”都可能成就是佛道,并...
彼诸众生,单指末世顿根,修佛圆觉之人。是法门、指无渐次之法门,谓独此圆顿根机之众生,为能闻此法门而起信生解,受以自修,持以教人,无所惊畏,非余所能也。如此即渐次无渐次,故不复有差别,故云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摘《圆觉经略释》·太虚大师讲述 ...
圆觉经中的随顺觉性是指什么 圆觉经原文:“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及大菩萨,植众德本;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