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②交通:公交直达,开车很好停③旺季:无④用时:1天⑤票价:免费 2、隋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二年(602年),相传是隋文帝杨坚感恩僧人智仙抚养之恩而建,五代时期被毁,民初重建,文革时被破坏,1979年重建,现高3米。 6+ 杨坤 5分 超棒 隋舍利塔的外形很特殊也很独特,有点像唐僧的僧帽,...
在长沙岳麓山清风峡的南侧,有一座形制独特的塔:隋舍利塔。从爱晚亭向西北,过枫林桥,有一条上山的台阶小径,路旁北边的土台正中就是隋舍利塔了。传说隋文帝杨坚得到佛舍利数百粒,诏令在全国名山建塔奉藏舍利子,其中就有岳麓山的这座塔。岳麓山的舍利塔始建于隋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五代时由于战乱被毁。...
也就是说,隋仁寿元年诏建的栖霞寺舍利塔可能并不是毁于天灾,而是灭于唐武宗“会昌毁佛”这样的人祸。栖霞寺山门“会昌毁佛”之后以至五代十国时期,在各地都兴起了重建隋仁寿舍利塔的风潮,南京栖霞寺现存的石构八边五级密檐式舍利塔,也是南唐中主李璟在位期间,由名臣高越与林仁肇重新起造而成。舍利塔国保碑...
皇帝归依正法,绍隆三宝,恩与率土,共崇善业,敬以舍利分布诸州,精诚恳切,大圣垂佑。爰在宫殿兴居之所,舍利应现,前后非一,顶戴欢憘,敬仰弥深。以仁寿二年岁次壬戌四月戊申朔八日乙卯,谨于邓州大兴国寺奉安舍利,崇建神塔。以此功德,愿四方上下,虚空法界,一切含识,...
隋朝《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碑》,全称为《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刊刻于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碑石地点位于山西永济县。《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碑》是一块非常值得学习和临写的隋代碑刻。只是对于普通书法学习者来说,可能并不知道这块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面上并不是很容易找到这本字帖。
隋舍利塔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路82号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内,具体位于岳麓山清风峡南侧,爱晚亭右前方。以下是关于隋舍利塔的详细信息:历史背景:相传隋文帝杨坚为感戴僧尼智仙抚养之恩,诏令在全国各处名山建佛塔以藏舍利子,这座塔因此得名隋舍利塔。隋舍利塔建于隋仁寿二年,后于五代时被毁。民国...
隋栖岩道场舍利塔碑于1979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书法艺术名碑,现收藏于山西省永济市博物馆。由于碑身石质斑驳,点痕如鱼子,亦名“鱼子碑”。2014—2015年,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保护修复方案,对断裂病害严重的碑身实施了粘接修复,恢...
塔前的石碑上,正面刻“隋舍利塔”,背面刻“共建菩提”。 菩提就是智慧、开悟。 古老的隋舍利塔,穿越了几千年时间长河的变迁,见证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与菩提的相生相融如影随形。 这就是我们今天依然能够见到它,我们的子子孙孙也将还要见到它的原因。 愿我们一起共建菩提,共建大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各地建立舍利塔及其意义 隋文帝杨坚(581一604年在位)是北周宣帝皇后之父,静帝即位后为丞相,总揽朝政,大定元年(581)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他出生于尼寺,父亲把他托给比丘尼智仙抚养,直到13岁才回到父母身边。因此自幼对佛教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即位后,致力恢复和发展佛教,认为自己当皇帝是得到佛的...
隋栖岩道场舍利塔碑,又被称为“鱼子碑”,以其石质斑驳、点痕如鱼子的独特质地著称。1979年,它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一批全国书法艺术名碑,足见其在书法艺术领域的非凡地位。📏 这座碑通高约3.34米,宽0.99米至1.15米,厚0.35米至0.39米,碑下有高约0.9米的碑座。碑体碑额的螭首篆书题有“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