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重要关头,陈衡哲再一次遇到了贵人。不久后,陈衡哲离开上海去江苏常熟,跟自己的姑妈一起生活。姑妈有着良好的教育功底,年轻时也有理想抱负,却被家庭事务分心多年,因此,姑妈对可以和她进行精神交流的陈衡哲非常喜爱。以后的几年里,她们一起吟诗、读书,姑妈还帮她找了家庭教师的工作,让她可以自立赚钱。...
此“哲抄于仰屏山馆”中的“哲”即陈衡哲。全册字迹娟倩雅饬,纤媚可赏,一望而知出自女性之手,显非胡适那种丰腴圆融的真洋博士、伪苏东坡书体。陈衡哲墨渖不难觅得,例如《任鸿隽陈衡哲家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附图多帧,再如《华翰品墨:罗家伦珍藏名家墨迹》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也有《陈衡哲书札墨迹》。
她一出生就是高配置,祖父当过杭州知县,父亲陈韬是清朝举人,母亲庄曜孚也是大家闺秀。在强大基因的加持下,陈衡哲自身硬件也不错,四岁读唐诗宋词,读累了就看看《黄帝内经》提提神。● 年轻时的陈衡哲然而没过多久,一件事的发生,让父母觉得,女孩子读太多书不好。在当时的年代,凡是女生,都逃不过裹小脚的命运...
对少年陈衡哲影响较深的有两位,一位是她的三舅,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庄蕴宽,另一位是陈衡哲的大姑母陈德懿。 庄蕴宽(1867—1932年),字思缄,号抱宏,1890年中副贡。1896年赴广西,十余年间先后担任广西百色厅同知、平南知县、梧州知府、太平思顺兵道兼龙州边防督办等职。服官期间,积极开办新学、编练新军、引进新式...
陈衡哲全部作品:西洋史:欧洲文明二十讲,一支扣针的故事,中国文化论集,陈衡哲小说-西风,陈衡哲早年自传,陈衡哲散文选集,民国教科书:西洋史(插图珍藏版)
17岁那年,陈衡哲(笔名莎菲,1890~1976年)在四川郫县(今为成都郫都区)任代理县官的父亲告诉她,已替她从一个高官家庭挑选了一位人品良好的年轻人做丈夫。因为不希望当一个保守的父亲,所以他预先跟女儿商量婚事。 当意识到未来整个人生取决于自己的回答时,陈衡哲态度坚决,表示“不想结婚”,“永远都不结婚...
陈衡哲是第一批清华庚款女留学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白话文女作家,是北京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出席国际太平洋学术会议的第一位中国女学者。陈衡哲曾谦虚地表示:“我不过是机会好罢了。当时受高等教育的女学生实在太少了。” 杨绛撰写回忆文章《怀念陈衡哲》,称道她“才子佳人兼...
陈衡哲祖籍湖南衡山,出生在江苏武进。和大多数近代早期女性知识分子一样,她出身较开明的书香之家。在幼年时得以逃脱缠足的厄运。陈衡哲自小与三舅庄蕴宽亲近,庄蕴宽是书画家、故宫博物院早期领导人之一,曾在广东、广西任官,眼界开阔,思想新潮。他把看到的西洋医院、学校和各种近代文化生活情形讲给幼年的陈衡哲听,...
陈衡哲和丈夫任鸿隽出生在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她年幼时就喜欢做一些与众不同、引人注目的事情。在那个时代,缠足仍是许多中国女性的生活常态。但陈衡哲对此深感不解,不明白为什么女孩子要接受这种明显有害身体的行为。尽管她当时没有独立和女权意识,但她对这种对女性的“摧残”深感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