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1860年之前的一系列战斗,无论是陈玉成辖区还是李秀成辖区,充当主力的都是陈玉成,李秀成是配角。如此,李秀成的战功、地位、影响力都不如陈玉成。陈玉成封英王千岁,与洪仁批,时间是1859年。李秀成封忠王,是1860年。至于为何封王,李秀成自述中说:李昭寿诱降,洪秀全怕我叛逃清朝,故而以王爵笼络我。李秀成...
1856年,天京事变,以及石达开率兵出走,太平天国陷入危机。之所以能续命8年,且多次击败八旗、湘军,一度迎来短暂的中兴,主要是陈玉成、李秀成两位名将联手合作,共赴时艰。陈玉成、李秀成并肩作战,太平军战无不胜;陈玉成、李秀成一旦有私心,互不配合,太平天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1860年,陈玉成、李秀成在常熟、昭...
如此局面的出现,让陈玉成和李秀成两个老乡,关系越来越差。(2)1859年5月,陈玉成被封英王。而此时,声名显著的李秀成却未被封王。这对李秀成是个巨大打击!当时的韦俊,混得不如意,对陈玉成封王也很有意见,准备渡江投奔李秀成。陈玉成不乐意了,那时各王有着很浓厚的区域意识,各有一个管辖范围,在杨辅清建议下...
李秀成与陈玉成的恩怨,实则映射出太平天国深层次的治理困境,既缺乏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又暴露出军事指挥体系中的重大缺陷,为最终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太平天国最终走向崩溃的众多因素中,内部矛盾无疑是加速其衰败的关键推手之一。当政权步入末路,李秀成与陈玉成这两位重要将领的命运,也不免走向殊途同归的悲剧。1863年...
1862年,陈玉成被俘虏,哀叹:“李秀成眼光狭窄,不讲义气,太平天国没希望了。”从朋友角度看,李秀成对不起陈玉成,不应该见死不救,让队友陷入绝境。 1864年,地道爆破,摧毁城墙十几丈,湘军旋即冲入南京,太平天国灭亡。李秀成为了掩护幼天王突围,遭到湘军俘虏,囚禁在两江总督府。 曾国藩劝说下,李秀成写下数万言《自述书》...
陈玉成与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后期的作战中互不支持,并且相互争夺地盘和利益,都是山头主义、军阀作风在作怪。战略目光短浅,只顾自己的小团体利益,不去维护太平天国的整个大局;最终陈、李二人都落得个被俘身亡,他俩曾经为之浴血奋战的太平天国也灭亡了。 精诚团结,通力合作 ...
李秀成则认为,长江上游经过多年的战乱,已经没有了足够的资源,且湘军水师优势明显,根本就打不赢。想要重振太平天国,必须夺取江浙,凭借强大的财力支撑,组建近代化军队,方能消灭湘军。从战略眼光角度考虑,李秀成甩开陈玉成几条街。原因很简单,太平军装备太落后,且没有强大的水师,要想跟湘军在上游决战,谈何...
综合实力,李秀成甩开陈玉成几条街,两人不是一个档次。 一、对人才的培养,陈玉成不如李秀成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这是太平天国的悲哀,2万多精兵因内斗而死,包括杨秀清在内的许多高级将领殒命,太平天国元气大伤。1857年5月,翼王石达开一言不合就外出,带走10万兵马,还拉着一帮中层将领离开,导致“国中无人,朝...
陈玉成、李秀成很清楚:留在太平天国,可以抱团取暖,发展空间大。追随石达开外出,名不正言不顺,清军围追堵截,只有死路一条。一、天京事变后,清军四面反攻,将领拥兵自重 1856年5月,太平军将士沉浸在喜悦之中,对前途充满信心。武昌战场,韦志俊严密防守,指挥有方,击毙湘军创始人罗泽南,胡林翼躲在堡垒中,不...
消息传到天京,被战局搞得围困焦头烂额的洪秀全大喜过望,册封陈玉成为全军又正掌率,进爵成天豫;李秀成为又副掌率,由合天侯进爵合天燕,将二人与蒙得恩同列。由此,陈玉成和李秀成也从中级指挥员,一跃为太平天国的中央军政大员。暂时解除了天京的危局后,李秀成率军出征,先后占领全椒、滁州、来安。他本想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