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看来,在1860年之前,他只是陈玉成的助手而已,两人不是一个档次。此时,李秀成主要工作是协助、配合陈玉成。李秀成、陈玉成,太平天国双雄,为何李秀成在1860年之前地位低于陈玉成呢?再则,李秀成为何要配合陈玉成?1860年之前,陈玉成地位高,李秀成当陈玉成助手,是实力使然。李秀成实力不足,太平天国主要依靠陈玉成。1...
天京事变前,李秀成没有陈玉成出色。天京事变后,由于李秀成实力弱小,几乎都是配合陈玉成作战。这点,李秀成在自述书中明说:“当时名气不显,处处为英王算计”,意思是协助陈玉成,帮他策划。无论桐城之战、浦口之战,还是三河大捷,陈玉成都是绝对主力,没有之一。但李秀成也有不服气的理由,因为是李秀成策划这些作...
李秀成与陈玉成的恩怨,实则映射出太平天国深层次的治理困境,既缺乏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又暴露出军事指挥体系中的重大缺陷,为最终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太平天国最终走向崩溃的众多因素中,内部矛盾无疑是加速其衰败的关键推手之一。当政权步入末路,李秀成与陈玉成这两位重要将领的命运,也不免走向殊途同归的悲剧。1863年...
因为韦俊一度差点和李秀成合兵一处,这就让陈玉成和李秀成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不过,1859年的8月,李秀成被封了忠王。(3)1860年秋冬之际,安庆危急,太平天国准备围魏救赵,四路军进攻武汉,其中,陈玉成在北路,进攻武昌北部,而李秀成从江西出发进入湖南岳州。但是,一切并不如计划得那么美,陈玉成离武昌距离不远...
安庆失守后,太平天国在上游的重镇尽生、天京已无屏障,对此,天王洪秀全十分震怒,他不去斥责避实就虚、见死不救的李秀成,却连下三道诏书,谴责在安庆前线浴血奋战的陈玉成。陈玉成受到无端指责,心烦意乱,闷闷不乐,心情非常沮丧。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他决定东山再起,向北发展,等待时机收复安庆。对于北上发展...
第二种办法,就是李秀成率主力增援安庆,与陈玉成一起合作,跟着湘军主力在安庆城下展开对决。大规模主力会战,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强大兵力,以及充足的补给,因为这是一次持久战、消耗战。是攻坚战与守城战,而是双方直接布阵,正面冲杀,直到决出胜负为止的那种。陈玉成、李秀成这么做,结果损失将更大。陈玉成有多少...
当时,李秀成陆续收到了其他地方的太平军吃败仗的消息。便选择放弃进攻武汉三镇,转而向东进军。很多后世的历史学家认为,李秀成的这一次退兵,是一个重大战略错误,导致自己错失了与陈玉成联攻安庆解围的良机。后来,李秀成被清军囚禁时,曾国藩的幕僚曾就退兵一事询问过他。对此李秀成起初所给的解释是兵力不足,最后又...
陈玉成初名丕成,天王洪秀全嘉其忠勇,改名玉成。说起来,太平天国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家是杨秀清,结果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中被杀,太平天国的灭亡提上了日程。1863年,石达开在大渡河败亡,太平天国“五王时代”结束。“双子星”时代来临。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迅速崛起,成为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支柱,撑起了太平天国的半壁江山。
从一起打天下到变成陌生人,从合作无间到各奔东西,李秀成和陈玉成的故事告诉我们,难过的时候能一起扛,但风光了就容易闹矛盾。他们在太平天国里的故事,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困难时能同甘共苦,但一有钱有权,就可能翻脸。他们俩在天京事变后都是顶梁柱,打仗超厉害,比其他人都出彩。但是,要论谁更强,谁更...
消息传到天京,被战局搞得围困焦头烂额的洪秀全大喜过望,册封陈玉成为全军又正掌率,进爵成天豫;李秀成为又副掌率,由合天侯进爵合天燕,将二人与蒙得恩同列。由此,陈玉成和李秀成也从中级指挥员,一跃为太平天国的中央军政大员。暂时解除了天京的危局后,李秀成率军出征,先后占领全椒、滁州、来安。他本想攻下...